朱坡是杜牧的故园,在长安城南四十里处,杜牧的祖父杜佑在此建有别墅。此诗与《朱坡绝句三首》可能作于同时,即在睦州任刺史之时。诗中萦绕着对故园深情的怀念,并流露了“如今归不得”的喟叹。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樊川,在长安城南三十馀里,朱坡即在樊川,杜牧少年常在此游玩,晚年从湖州刺史调入京都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又出俸钱将樊川 别墅修治,说愿老为樊川翁,把自己的诗文著作也命名为《樊川文集》,可见其对樊川感情之深。覆盎门,汉长安城南之东门旧址在樊川附近。这二句说:樊川路上 如今长满秋草,覆盎门上也披了一缕斜阳。樊川——朱坡,而今是荒凉了,可它更使我难忘。笔者认为杜牧这里所忆的不是儿时樊川的景象,而是如今的面貌。诗人 曾屡次回京任职,樊川故园他是不能不去的。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此二句用典:韩嫣是汉武帝的幸臣。一次去上林苑打猎,汉武帝先 使韩乘自己的副车率数百骑兵驰入上林苑,百官以为是皇帝来了都伏谒道旁。馆陶公主是汉武帝之姑母,曾将其长门园献给汉武帝,长门园在长安城东南。此二句是 说:樊川朱坡一带乃豪门贵胄游憩之地并多有贵人亭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此二句写自己当年在朱坡游玩的情景:在零星细雨中我走过开满荷花的池沼;在炊烟缭绕下我来到翠竹丛中的小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望天盆,见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意为头戴盆则不能望天。杜牧此两句是说:自己在外供职,不能回到故园,就如戴盆不能望天一样。
故园是生命中永恒的记忆,是心灵中不凋的绿洲,它随着年齿渐增而日益梦绕魂牵。杜牧的这首忆故园之作,情绪比较复杂,既有对其“秋草”、“斜阳”的怜 惜,又有对其家世高门的骄矜,还有儿时憩游的欢欣……诗人把他不同年龄、不同时间的记忆交织在一起,既见出朱坡的沧桑,也荡出情绪思想的跌宕起落,因而与 一般的怀旧、忆昔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