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也是杜牧在黄州任刺史时所作,诗中细腻地写出一种夏日的情趣。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这首诗以夏日池塘为描写对象,从各个侧面写出整体的美。首句写池塘本身的景象:菱叶透过浮萍绿了这锦缎般明亮的池 水。“绿”作动词用,使菱叶与浮萍透出的绿意显得十分浓郁。次句写池塘周围的景致:黄莺儿在蔷薇枝头千啭百唱,弄颤了它一丛丛的花枝。前句色彩鲜明,后句 馀音缭绕,“蔷薇”的嫣红与“浮萍”的碧绿也相互照应。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这两句又从池塘边回看池塘水面。“尽日无人看微雨”,实际是除了诗人自己以外,只有诗人站在池塘边独望着微雨点点落向池面,而池中一对对鸳鸯正静悄悄地浴着它们红红的羽衣(毛)。
这首诗像一幅工笔画,它集中园中池塘的局部加以细腻描绘,使读者不仅看到它的线条、色彩、声音,而且看到无人画面中生物的动态:“菱透”、“萍绿”、 “莺啭”、“鸳浴”。而“透”、“绿”、“弄”、“浴”四个动词用得特别精彩,耐人寻味。尤其是那个“浴”字,把鸳鸯拟人化,真切地写出它们在微雨中欢快 地沐浴着的相互恩爱的情态。“相对”二字也非常传神,增添了“浴”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