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长安秋望

  这是杜牧在京城长安时所写的一首五绝。杜牧自幼生活在长安,步入仕途后又四次在长安任职,因此此诗写作时间难于确定。但就其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和高远明澈的审美境界来看,可能是晚年之作。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第一二句就把长安之秋的特色和诗人秋望中的感受精妙无比地显现了出来。“楼倚霜树外”,楼是诗人的观察点,诗人这时定然是 站在一座高楼前凭栏远望,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那红于二月花的“霜树”。诗人把“楼”置于“霜树”之外是为写出境界的辽阔,而一个“倚”字又写出“霜树”的密 集和一望无际,好像楼与霜林紧紧相倚相接。“镜天无一毫”是诗人“远瞩”后的“高瞻”。他抬眼一望,碧蓝的天空就像镜子一样明亮,没有一丝一毫云影,较之 “天高云淡”,又是别一种秋色,另一种境界。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上两句已用“霜树”、“镜天”等意象写出长安秋色之清艳、之 明丽。但这似乎还缺点什么,这两句就进一步写出秋色的空旷高远。“南山”与“秋色”,一为实一为虚,一为具象一为抽象,但将其放在一起,并言其“气势两相 高”,这就化虚为实,使抽象化为具象,使虚无缥缈的秋色也似乎具有了形象:它的气势就如南山一样、或比南山还高呵。“两相高”,两者相互竞高,由于秋高气 爽,终南山(即南山)显得很高很高,秋空也显得更高。“两相高”,使终南山与秋色也具有了灵性,它们也像人似的,互相比赛。

  这首诗为 五绝,也是唐诗五绝中的上乘之作。五绝在初唐即曾出现过许多成熟的作家,至盛唐更进入它的兴盛期,王维、孟浩然被誉为“五绝圣手”。五绝形式短小,既有律 诗的和谐,又不像律诗那样束缚过严。它善于小中见大,浅中见深,近而致远。就杜牧的这首五绝而言,通首止于言景,而其内涵又岂止于景物?诗人的志趣、性 格,甚至人生态度都包含在这短短的四行诗之中了,诗人的襟怀不也如这秋色一般清爽、明洁而又空阔高远吗?与秋色相高的岂止是终南山,诗人杜牧的气势不也在 与它们相高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珠小珠落玉盘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下句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整句: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 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 的《琵琶行》。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2
  • 唐雎说信陵君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唐雎说信陵君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97
  • 《陶潜》文言文练习答案及译文

    《陶潜》文言文练习答案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81
  • 写剑门关的诗词大全

    剑门关,或称剑门,在四川剑阁县北的剑门山,扼川陕公路,为古蜀道要隘。剑门山即大剑山,古称梁山。山脉东西横亘,其七十二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高插云霄。峭壁中断处,两山相峙如门,故称剑…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5
  • 高考文言文唐伯虎识破术士强化练习

    高考文言文唐伯虎识破术士强化练习   本文主要结合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为考生准备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强化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高考频道提醒考生,考前可以多看一些文言文范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82
  •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翻译赏析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桌,桃溪浅处不胜舟。   【前言】   《宴词》是唐代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