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这是杜牧在黄州任刺史时所写的两首七绝。在极有特色的景物描写中曲折地表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绝句不要求对仗,但这两个严格的对仗句却因对仗而使极精练的十四字中包含了极丰富的意象:“落日”、“溪桥”、“轻 烟”、“柳影”。而且以数量(“两竿”、“半缕”)、方位(“上”、“中”)勾画出一幅十分清晰的图画:落日偏西了,离地面似乎只有两竿光景(由“日出三 竿”而来,以“竿”约估太阳离地面高度),悬挂在溪桥之上;若有若无的淡淡轻烟似乎只有半缕,飘漾在柳影之中。由此我们可知诗歌对仗的妙用,虽然是带着锁 链的跳舞,但却舞出了极优美的步伐。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这两句是唐诗中名句。它是上面景物描写的继续,诗人接着上面 的描绘,继续用语言的画笔完成他的画幅:荷塘风韵。但这两句却与上两句纯客观的描写不同,它带了作者极浓厚的主观色彩,即把自己的主观感觉化入景物描写之 中:池中多少荷叶含恨地相倚相偎着,当秋风从地面刮过,她们便立刻同时回过头去,让背对着西风。“绿荷”本无恨与不恨,这只是诗人的一种感觉,一种感情的 移植,是诗人心中怅恨情绪的外化。但难得的是外化得好:“一时回首背西风”,恰恰客观景物形象正能体现这“恨”的情绪。诗人巧妙地把“绿荷”人格化了, “绿荷”对“西风”有恨,一时都背过脸去;诗人的主观感觉正好和客观景物相吻合、对应。

  其二

  秋声无不扰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秋声无不扰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梦泽,即云梦泽,在湖北境内,广数百里,齐安(黄州)在其境内。蒹葭(jiānjiā),芦苇之别称。这两句说:秋雨秋风之声无时无处不在扰乱我这个背井离乡之人的心,特别是在这云梦泽畔,绵绵秋雨洒在密密深深的芦苇上之时。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这两句是逆前两句之意的反说。前两句是直说:秋风秋雨扰己之离心,泽畔蒹葭之雨更动离情。这两句反其意而说:秋雨它自管自滴在石阶前的大梧桐叶上,这与你有何相干,又何必发此哀吟?一正一反,从两个角度吐尽秋风秋雨中的离愁别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第一首诗便是“有我之境”的典型作品。前两句尚不明 显,但黄昏、暮烟意象的选择已透露出诗人的低沉黯然之情;而后面的两句“有我”之“色彩”则非常明显,流露出诗人仕途坎坷的心境,但这也表现得非常含蓄、 形象:诗人在灵感一闪中发现了准确的情绪对应物:绿荷回首背西风。这正是诗人才情之所在——具有一双“能发现”的眼睛。

  第二首诗与前 一首写法不同:前一首是诗人抒情主体隐在幕后,借写景而表现秋心,虽然后二句主观色彩明显,但亦是借景抒情。这一首诗人便从幕后站了出来,直说“秋声无不 扰离心”而且最后还对自己说:“干君何事动哀吟?”但是如果都是感情的直接表露,那也有失于诗的特质,这里以第二三句两组意象群,一现阔大的烟雨朦胧之 境,一现微观的具体生活之境,使诗人情感的表露得到了生发的实际情境,虚实互补,“意”“象”结合,从而成就了一首好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道德经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吾见其不得已③。天下神器④,不可为也,不可执也⑤。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 《顾荣施炙》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及启示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③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过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3
  • 奕秋文言文翻译

    奕秋文言文翻译   奕秋一文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的道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奕秋文言文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奕秋文言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3
  • 唐诗青溪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维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60
  •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7分)   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 《上枢密韩太尉书》译文及赏析

    《上枢密韩太尉书》译文及赏析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选自《栾城集》卷二十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上枢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