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作(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途中作(杜牧)

  开成四年二月,杜牧将他害眼病的弟弟杜送到浔阳(今江西九江)后,溯长江、汉水,经南阳、武关、商山而至长安就任左补阙、史馆修撰之职。这首诗即作于赴京途中。

  绿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

  碧溪风澹态,芳树雨馀姿。

  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

  残花不一醉,行乐是何时?

  绿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唐南阳即今河南南阳。这开首两句,即写出南阳道上绿树成阴夹路、春意盎然的景象;青山相伴左右、千峰远远一路相随,则把诗人以山为友的惬意心情投射于山,使山也成为有情有义之物了。

  碧溪风澹态,芳树雨馀姿——前两句是宏阔的总摄,这两句是局部的细写:身边潺潺的溪水碧清见底,微风吹过,明净的水面波浪起伏;芳草花树在细雨将收未收之际,更加美丽多姿。“风澹态”,“雨馀姿”,对仗工稳、含蓄,引人浮想联翩。

  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此两句场景有所转换:前四句似写陆路所观,这两句系写渡口所见,“云初暖”是诗人视角中的触觉感,这是来自想像的通感;后句中征人自然是行旅中的自己,“袖半垂”与“日初暖”对仗自然,“半垂”既写出春暖而尚未热,也显现“征人”之行态。

  残花不一醉,行乐是何时——此尾联含蕴较丰,从字面看,可解为:值此春半花残之时急应逞此一醉,否则行乐更待何时?从诗人自身看,诗人是年三十七岁,古人四十即叹老,此两句可解为诗人叹息青春已近凋谢,应及时行乐,时不我待。

   这首诗看来主要是写途中所见之景,实际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情、一股情绪。他为南阳道上之“绿树”而喜,为“千峰”之“远随”而亲;他欣慰于“碧溪”之 “风态”,流连于“芳树”之“雨姿”;“野渡”之云使他感觉温暖,将残之花引他乘兴一醉……这一切都烘托出他在赴阙途中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情,对于时当三 十七岁盛年、而又外调回京的诗人来说是理当如此的。然而尾联两句却微有感伤情绪,这可能来自对未来的扑朔迷离,因为宦海向来险恶,朝中更是波峰浪谷之巅 渊……因此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行乐待何时的喟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0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5
  • 写旱柳的诗词大全

    杨柳科。落叶乔木。小枝直立或斜展。分布自东北至长江流域。用材树。薪材树。园林树。 [释名]杨(《诗经》)。《诗草木今释》释。又名蒲、官柳、河柳、江柳、北京柳、言叶柳。《尔雅&mid…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09
  •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3
  • 描写春天特征的诗词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范仲淹《渔家傲》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6
  • 小山幽居赋文言文

    小山幽居赋文言文   小山者,吾乡环屋之山。沵迤浅开,势缓广延。草木丰茂,灵物杂遝。远哤聒尘喧之地,得安宁清静之所。晓寒山色轻遮,凝辉月影疏缀。林间农舍数楹,屋中农人数辈。山上锄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5
  • 古诗静夜思翻译

      李白,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们我国古代的著名诗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让我们从中有所学习成长。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古诗静夜思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静夜思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