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念远怀人之诗,时间难以确定。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
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此两句为对句。五绝本不要求对仗,但以对句出之却更见锤炼之功力。这寥寥十个字,不但写出了天空之云象,地上的树阴在烟霭笼 罩中显得深绿的色调,而且写出江水的澄清和秋日的清爽。这里要特别注意“深”、“浴”两个动词(“深”是以形容词作动词),前者把烟雾使树色加深的感觉和 盘托出;后者则使秋人格化:她就像被清澄的江水洗浴过似的,清丽无比。古诗中之讲究炼句、炼字由此可见一斑。
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此两句写诗人在清秋澄明之境中对美人的思念,这里以设问的口气问美人今在何处,下句却并不作答,而只是现出眼前“明月万山头”的景象,这就将读者带入 了独对明月思茫茫的意境之中,美人不知何处的缥缈难寻更增添了这境界的怅惘凄凉。按:古诗中之美人不单指女性,也包括所钟爱的美德之人。另外“明月万山 头”也暗含美人在此明月下的万山之中的渺茫难觅之意。
此诗前两句为昼景,后两句为夜景,看似不统一,但正是在时空的距离与变化中写出 诗人对美人的思念之切:他是在昼思夜想啊!而且第二、第三、第四句之间,跳跃性很大,诗人从“江澄水浴秋”,忽然想到“美人何处在”,又突然出现“明月万 山头”,三者之间似乎无紧密关联,但正是在这“无所关联”的跳跃中使人产生想像:这美人不正如为“澄江水”所“浴”的“秋”那样清丽爽朗,她也像“万山 头”的“明月”那样姣好呀!诗的跳跃性之奥妙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