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释]
       (1)袁拾遗:作者的朋友,即第一句中的才子。
       (2)江岭:今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县交界处的大庾岭。 流人:获罪而流放的人。
       [译文]
       我到洛阳拜访才子袁拾遗,他却获罪流放到大庾岭。听说那里梅花开得很早,哪里能比得上故乡洛阳的春色呢!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
  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如今到了洛阳,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足以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自己的挚友呢。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怎及得留居北地故乡呢?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3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对牛弹琴文言文的译文

    对牛弹琴文言文的译文   对牛弹琴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对牛弹琴文言文的译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2
  • 中考问答:文言文应该怎么背诵?

    中考问答:文言文应该怎么背诵?   问:文言文该怎么背诵?   答:先结合注释与老师课堂的讲解(或看文言文详注之类的`书,但要注意辨误)充分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朗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0
  • 赠王汉阳李白拼音版古诗

    “赠王汉阳李白拼音版古诗”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赠王汉阳李白拼音版古诗 《 赠zèng王wáng汉hà…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1
  • 《江村》原文翻译及赏析

      一、原文: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一作:梁上)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9
  • 鉴赏古诗歌的语言类题型讲解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形象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生动地抒写出作者的情感,深刻地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出词义或语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