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释]
       (1)袁拾遗:作者的朋友,即第一句中的才子。
       (2)江岭:今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县交界处的大庾岭。 流人:获罪而流放的人。
       [译文]
       我到洛阳拜访才子袁拾遗,他却获罪流放到大庾岭。听说那里梅花开得很早,哪里能比得上故乡洛阳的春色呢!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
  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如今到了洛阳,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足以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自己的挚友呢。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怎及得留居北地故乡呢?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3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风光山水的古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描写风光山水的古诗,希望对您有帮助。   1、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____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4
  • 古诗咏早梅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何逊

    作者:何逊 朝代:〔南北朝〕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咏早梅译文及注释 咏…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8
  • 文言文《鸿门宴》译文

      今天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发布了《鸿门宴》译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篇文言文经典之作。   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1
  • “公绰字仲裕,荫补将作监丞、知陈留县”阅读答案

    公绰字仲裕,荫补将作监丞、知陈留县。天圣中,为馆阁对读。召试,直集肾院,辞,改校理,迁太子中允。出知郑州,尝问民疾苦,父老曰:“官籍民产,第赋役重轻,至不敢多畜牛,田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6
  • 纳兰性德的《临江仙》翻译赏析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①欲眠还展旧时书。②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③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④幽窗冷雨一灯孤。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注释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7
  • 《西塍废圃》

    《西塍废圃》 —周密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