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译文: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注释:
  ⑴凉州: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肃武威。馆:客舍。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
  ⑵城墙上。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⑶凉州:一作“梁州”。
  ⑷里:一作“城”。
  ⑸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⑹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漫漫:形容黑夜漫长。
  ⑺河西:汉唐 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故人:旧交;老友。
  ⑻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贫贱:贫苦微贱。唐崔颢《长安道》诗:“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⑼斗酒相逢:即相逢斗酒。斗酒,比酒量。
  鉴赏:
  这首诗中所说的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馆,客舍。从“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等诗句看,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随着月光的照耀,更清晰地呈现了凉州的全貌。“凉州”,有的本子作“梁州”(今陕西汉中市)。这是因为后人看到“七里十万家”,认为甘肃凉州没有这种规模而妄改的。其实,唐前期的凉州是与扬州、益州等城市并列的第一流大都市。“七里十万家”,正是大笔淋漓地勾画出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而下一句,就更见出是甘肃凉州了。凉州在边塞,居民中少数民族很多。他们能歌善舞,多半会弹奏琵琶。不用说,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同时带着浓郁的边地情调。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仍然是写琵琶声,但已慢慢向夜宴过渡了。这“一曲琵琶”已不是“胡人半解弹琵琶”的满城琵琶声,乃是指宴会上的演奏。“肠堪断”形容琵琶动人。“风萧萧兮夜漫漫”,是空旷而又多风的西北地区夜晚所给人的感受。这种感受由于“琵琶一曲”的演奏更加增强了。
  以上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艺术因素,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情调,写出凉州的宏大、繁荣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风萧萧兮夜漫漫”,用了一个“兮”字和迭字“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了下来。后面六句即正面展开对宴会的描写,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因为“多故人”,与各人离别的时间自然不尽相同,所以说“三五春”,下语是经过斟酌的。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写出岑参和他朋友的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会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以酒助兴,兴浓欢悦,笑声爽朗,豪迈乐观,读者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天宝十载(751年)高仙芝改任河西节度使时,岑参曾暂驻凉州,结识了一些朋友;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其僚属如高适、严武等也与岑参是老熟人,所以当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赴北庭途经凉州时,就有很多老朋友前来迎送,常欢聚夜饮。此诗写的就是与河西幕府的老同事们的一次欢聚夜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3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鉴,字德明,瀛州团练使藏英之孙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张鉴,字德明,瀛州团练使藏英之孙。父裔,以荫补供奉官。鉴本将家,幼能嗜学,入卫州霖落山肄业,凡十余年。太平兴国三年,擢进士第。升朝,为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婺州,就迁著作郎。还,拜…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9
  • 《凿壁借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凿壁偷光(凿壁借光)。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 原文 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③光而读之。邑人大④姓文不识⑤,家富多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1
  • 文言文哲理名句

    文言文哲理名句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以下是文言文哲理名句,欢迎阅读。   NO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NO2、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4
  •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11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晋平公游于河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晋平公游于河   《晋平公游于河》   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1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