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岑参

       岑参的《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语言朴实无华,仿佛胸臆流出,耐人咀嚼,情韵无限,为岑参边塞诗中的佳作之一。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一身从远使⑵,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⑶,胡沙费马蹄⑷。
  寻河愁地尽⑸,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⑹。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李判官:不详其名。
  ⑵从远使:指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⑶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乡泪:思乡的眼泪。
  ⑷费:一作“损”。
  ⑸寻河:借汉代通西域穷河源的故事表明自己到极边远的地区。
  ⑹家书:家人来往的书信。
  【白话译文】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安西上任。此诗当为作者初至安西送人回京之作。
  【赏析】
  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天宝八年(749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 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接着,颔联一方面承接颈联,继续写行进,同时又一转,从夜间过渡到白天:“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这一联景象十分逼真、壮阔。上句用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意喻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
  通过这样的层层转接,对万里西行的铺叙、描写,最后终于写到了给李判官送行,“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这最后的送行绝没有悲切之语,而是在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诗人也没有写旅途珍重之语,因为此诗前三联已经叙述了自己西行时的种种情形,而李判官的东归,也是顺着这一条路线,在上面的描写中已经暗含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这里无须再作赘语了。诗人此时更多的想到了自己远在长安的家人。他万里西行之后,那久已蕴蓄于心的深切乡思,此时一经李判官返京的触发,如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止,于是就趁痛饮酒酣之时,在军帐中作书,将心中的万语千言写出,托李判官带回长安家中。“家书醉里题”,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在醉中仍然没有忘记家乡和亲人,足见乡思之切、之深;另一方面也极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醺然中挥毫疾书、下笔不能自休的情景。一股豪气充满军帐,融注在全诗的字句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
  拓展阅读:《喜韩樽相过》(作者:岑参)
  【作品介绍】
  《喜韩樽相过》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9卷。
  【原文】
  喜韩樽相过
  作者:唐·岑参
  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
  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口笑。
  桃花点地红斑斑,有酒留君且莫还。
  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闲。
  【注释】
  ①过:访。
  ②灞陵:在唐长安东郊。
  ③耐:宜。
  ④瓮头春:初熟之酒。黄花脂:指酒面上的黄白色浮沫。
  ⑤足:犹“多”。
  ⑥红斑:全诗校:“一作如锦。”
  ⑦虚:全诗校:“一作浮。”好是:真是。闲:等闲,平常。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3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鸟的诗句

    描写鸟的诗句   1)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7
  •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古诗翻译及赏析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7
  • 送二兄入蜀翻译赏析

      《送二兄入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前言】   《送二兄入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7
  •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97
  • 文言文会试录,乡试录阅读理解答案

    文言文会试录,乡试录阅读理解答案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0
  • 送丁琰序文言文赏析

    送丁琰序文言文赏析   宋·曾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