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赏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4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阅读答案及翻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75
  • 祭祀中文言文学习

    祭祀中文言文学习   北郊 明堂 辟雍 灵臺 迎气 增祀 六宗 老子   是年初营北郊,明堂、辟雍、灵台未用事。迁吕太后于园。上簿太后尊号曰高皇后,当配地,郊高庙。语在《光武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 《新唐书杜淹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淹字执礼,材辩多闻,有美名。隋开皇中,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恶之,谪戍江表。赦还,高孝基为雍州司马,荐…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8
  • 玉台体

    朝代:唐代 作者:权德舆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16
  • 惧谗李白全文拼音版及翻译

    “惧谗李白全文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惧谗李白全文拼音版 《 惧jù谗chán 》 唐tá…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54
  • 《送魏万之京》

    原文 送魏万之京①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②。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③。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④。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⑤。[1] 注释译文 …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