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沁园春・雪》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妖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竞折腰: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略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3.上阕“望”字,据文义,领起哪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全词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全词内容:上阕大笔挥洒,__________________,下阕纵横议论,___________  (均不超过8字)
8.试分析、比较《沁园春·长沙》与本词在意境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
    2.①剩下  ②待,等到  ③娇艳妩媚  ④争着  ⑤稍稍  ⑥英俊潇洒、才能杰出的人物
    3.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呼应篇首“北国风光”,又引起下阕
    5.承上启下(由虚转实)
    6.以此作结,是说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7.写北方雪景,评古今人物。
    8.《长沙》写南方秋景,《雪》描绘北国冰雪,后者境界更开阔;《长沙》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雪》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气势更宏大。(言之有理即可)
二:
    (1)《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词中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沁园春·雪》中概括写雪景的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7 .概括《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片?(4分)
    上片                                                   ;
    下片                                                   。
8 .在上片这段文字中哪个字起统领的作用?统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了的什么修辞手法?(4分)
参考答案:
    7.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2分,意思对的请酌请给分)
    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人伟大的抱负。(2分,意思对的请酌请给分)
8、“望”字,(2分)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2分,意思对的请酌请给分)
9.比喻(2分)与拟人(2分)修辞手法
10.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
    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11.“风骚”中的“风”原指           ,“骚”原指           ,“风骚”在词中指的是                    ,与它同义的还有“          ”一词。
1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进一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
  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
  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1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      )
  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词中的风流人物。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
14.这一部分,表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其中,将“             ”与“            ”对比,歌颂了                    ,抒发了  
                                        的豪情壮志。
15.“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
 16.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
参考答案:
    10.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国风》《离骚》文学才华文采
    12.D13.D
    1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往  今  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
    15.不能,用“只”说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批评语气比较严厉,而用“还”则说明成吉思汗重视的内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语气有些称赞。
    16.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
三:
    ⑴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1分)
    ⑵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1分)
    ⑶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1分)
    ⑷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2分)
    ⑸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1分
    ⑹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1分)
参考答案
   (1)分外妖娆(1分)
   (2)只识弯弓射大雕 (1分)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
    ⑷ ①含义相同。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2分)
    ⑸描写;议论(1分)
    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1分)
注释
    ⑴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中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⑵雪:此词作于红一方面军1936年2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1945年10月7日给柳亚子信中说,此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⑶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莽莽:无边无际。
    ⑷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⑸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⑹天公:指天,即命运。
    ⑺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⑻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⑼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⑽一代天骄:指可以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⑾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
    ⑿数:数得着、称得上。

参考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赏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初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毛泽东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275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骆宾王的咏雪翻译及赏析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0
  • 《百家姓.左》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左》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左」源出:   以官名为氏。左史,原为周代史官。周穆王时有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有左史倚相,其后皆有左氏。   家族名人   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一切令出储蓄之家,预给其直,遂无奸僦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 《诫外甥书》

    原文】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32
  • 写济宁太白楼的诗词大全

    济宁太白楼,即太白酒楼。在山东省济宁市南部旧城墙之上。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左右曾寓居山东任城(即今济宁市),当时他经常与友人一起饮酒、吟诗,后人建楼以纪念。楼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12
  • 《战国策·赵一·秦王谓公子他》原文及翻译

      谓赵王曰:“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此天下之所明也。秦之有燕而伐赵,有赵而伐燕;有梁而伐赵,有赵而伐梁;有楚而伐韩,有韩而伐楚;此天下之所明见也。然山东不能易其略,兵弱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