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XX,来自朔州市地税局。今天,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带着激动而紧张的心情,向大家述说我七年来走过的历程,分享我由一名大学毕业生到一名敢于创新的老税干的蜕变过程,我由衷为自己是一名税务干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绘就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具体到我们每个普通的税务工作者,那就是“敬业、创新、放飞梦想”!
七年前,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个乡级地税所;
3年前,我被调至市地局法规科;
两年前,我又调入稽查局审理科。从参加工作到熟悉业务,再到小有进步;
因为热爱自己的岗位,因为在岗位上求突破,更因为矢志不渝的坚持,在平凡的舞台上,我得以展现出尽可能优美的舞姿。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山里娃。曾经的梦想是考个大学,我实现了;
考上大学,我梦想找一份好工作,也实现了;
找上工作,我高兴之余,却感到了随之而来的空虚和迷茫。这时,我的父亲对我说:孩子,上班和种地一样,荒废不得。我是他的儿子,当然知道这句话的份量。于是,我一头扎进业务里,看书、请教、记笔记,仔细观察老地税人处理具体事务……我找到了上学的感觉,又得到了工作的乐趣,既因为得到表扬和肯定而欣慰,又因为受到帮助甚至批评而自省。伴随着这种欣慰、这种自省,2010年,我被破例调到市地税局。特别是2011年又调至稽查局审理科,迎来了我业务上又一次机遇和挑战。审理是稽查部门非常重要的岗位,一开始我也曾有过惶恐,有过不安。一次探亲,无意中我和父亲聊起了这件事。父亲说,既然重要,那就更得干好。自那以后,我暗暗提醒自己:必须快速进入角色。于是,我虚心地向老科长请教,向同事学习,与同行探讨,用了两个月时间,把稽查局过去3年的稽查案卷,逐份逐页地查看了一遍。对每项违法处理都找到法律依据原文,对案卷中的每个数字都重新计算了一次。过程是艰难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我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审理工作。
在我们审理科的工作中,审理文书和法规查询两项业务,工作量很大,既千头万绪,又马虎不得。因为常常重复一些程式化的东西,导致费时又容易出错。经过长时间反复的琢磨、分析,我把一些同类违法行为和适用法律依据进行归类、整理,合并“同类项”。制作了“审理文书模块”,“法规查询模块”,实行了“模块化审理”。这样,每位审理人员就可以按模块操作,工作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以往需要几天乃至几周的审理时间,现在从接受案卷到制作出审理文件,仅仅需要两天的时间。
以前,我们稽查取证的时候都是手工填写,不仅往往不能符合《稽查工作规程》要求而且在取证的时候要干许多重复甚至无用的工作,是哪里出问题了呢?一定是我们的工作方法还不完善。一次去法院帮朋友取文书的机会,让我想到了可以借鉴法院的印章,制作税务稽查取证印章。经过对当时《稽查工作规程》的反复分析研究,我设计出了“稽查取证印章”。印章从2012年开始在全市使用,效果很好。以往取证需要几天时间,还容易出错,现在仅需一天就能规范地取证完成。这在全省地税稽查系统是首创。
“模块化审理”和“稽查取证印章”两个业务创新,不仅提高了审理工作的速度和质量,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誉,也更加坚定了我爱岗敬业,岗位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使我更加坚定地去实现那个逐渐清晰起来的梦想。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诠释,点燃了每个地税人心灵深处的平凡梦想。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平凡梦想的实现,也必将成就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中国梦!
把一抹中国蓝献给“两个百年”的宏伟蓝图,
将岗位创新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辛勤工作体现人生价值——
这,就是我,一个平凡地税人的中国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