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周始
人们便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
天色变化,作息时间,皆在其中
起于子半,至于子半
循环往复,日月更生

01
子 时
子时,又名子夜,意为孕育,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子时的天空,黑得纯粹,静得心安。

02
丑 时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手,正扭转着黑夜与白天。夜空繁星零零落落,公鸡清啼。

03
寅 时
寅时又称黎明。早晨,夜与日交接之际,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已显现一线生机。熬过了黑夜,终于要迎来晨光。

04
卯 时
卯时又名日始,指太阳刚刚露脸。在古代,卯时官员要上早朝、清点人数,是为“点卯”。日出,意味着光明,新的开始。街巷边的小吃摊,烟火气渐渐浓烈,唤醒整个城市。

05
辰 时
辰时,吃饭时间。秦汉时期,人们只吃两顿饭,早上这顿是主餐。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

06
巳 时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它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期,精神饱满,工作效率最高。

07
午 时
午时又名日正,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相传,这个时候,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站着,是为午时。

08
未 时
过了正午,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从困倦中慢慢醒来,继续工作,努力生活,付出,总是会有回报。

09
申 时
申时对于古人来说,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的猴子叫得最为清亮。在夕阳西下之前,抓住一天中这大好时光,静静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刻。

10
酉 时
酉时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小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淡然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1
戊 时
戊时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2
亥 时
亥时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传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发出的鼾声最为响亮。人定,也是人静,夜深人静,安静地思考,平静地入眠。

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物一景,或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蕴含着古人的大智慧,指引着后辈子孙过好每个当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来源:中华好诗词
编辑丨李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