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努力实现xx农村公路跨越发展
——xx区交通运输局经验交流材料
(2015年4月29日)
全市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现场会在xx区召开,这不仅是对xx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一次检查指导,更是对xx今后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有力促进。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建设工作,抢抓机遇,采取有力措施破解资金难题,乘势而上,在全区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高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xx区基本情况介绍
全区幅员面积960平方公里,耕地104万亩;
辖4个乡、9个镇、6个办事处,总人口86万人。全区拥有农村公路1477公里,其中县乡道383公里,村道1094公里。xx区是一个农业大区,乡村人口60.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0%以上。如何改变广大农村地区交通出行环境,农民如何增收,生活质量如何提高,一直是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xx区的优势在于城区通畅的交通条件,而劣势在于农村地区的交通“瓶颈”制约,改变农村公路设施的落后状况,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多年以来的迫切愿望。因此,去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省交通运输厅启动的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这一重要机遇,将加强公路网络化建设、改善城乡交通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确立了“发展经济必须发展交通,公路建设就是经济建设”的理念,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力争用3年时间使xx区境内交通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善,为xx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交通基础。
二、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计划及进展情况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xx区将集中建设农村公路439公里,改造县乡道危桥、村道大中危桥3140延米,计划总投资不低于32279万元。
2014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由于建设计划下达较晚,受天气影响,当年开工村道建设55公里,县乡公路开工建设一条,全长10公里,完成路基土方施工作业。县乡公路项目年前未开工建设,危桥改造项目完成3座,通村公路完成40多公里,剩余项目结转至今年开工建设。截至目前,2014年结转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县乡公路计划43.445公里,累计完成水泥冷再生(石灰稳定土)底基层43.445公里;
结转危桥改造项目已完成下部结构和梁板预制;
通村公路项目计划104公里,累计完成水泥冷再生(石灰稳定土)基层70公里,面层55公里。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项目确保在5月底完工。危桥改造项目确保在6月底完工。
2015年项目,施工图设计已经市局批准,正在进行招标工作。计划在5月份全面开工建设,确保在10月底前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三、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一)政府高度重视,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2014年,全市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的意见下发后,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农村公路建设事宜,区长办公会议强调,三年行动计划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千载难逢的机遇,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无疑是“大局所需、大势所趋”,不抓住这次机遇将是人民的罪人。会议要求,县乡公路、危桥改造项目区财政根据招投标情况,足额配套,以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村道建设资金区财政安排地方配套资金的50%,剩余部分由乡、村两级负责筹措,区财政设立农村公路建设专户用于管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区政府根据区长办公会议精神,出台了《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意见》,为2014至2016年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2015年县乡公路、桥梁建设配套资金和村道需区财政配套的建设资金已列入区财政预算。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为此,我们把此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首先是形成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区政府副区长xxx为指挥长、交通、发改、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指挥长,区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同时,坚持“属地负责”的原则,各乡镇办事处及有任务的行政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建立责任制,形成了区、乡、村三级组织网络,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其次是形成了交通部门主要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区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领导组,由xx任组长,由四位党委委员任副组长,由局办公室、建设管理股、农管所、质监站负责人任成员,按照分工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区直各部门树立起“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区国土分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水务局、公安分局等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都根据职责分工,主动服务,创造条件,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再次是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区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的完成情况列为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底由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对各乡镇、办事处的通村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考核评比,完不成任务的将不予评优评先,最大限度调动乡镇、办事处筹措通村公路配套资金的积极性。
(三)加大宣传,为农村公路建设创造良好氛围
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为把上级政策深入贯彻到每个农民心中,提高农民群众的认识,让农民群众把农村公路改造当作自已的事来关心,我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农村公路改造建设的意义和成果,及时编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简报,在xx电视台《xxxx》栏目开设“农村公路建设专题”。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反响强烈,许多农民群众踊跃为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捐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四)规范项目管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1.严格执行项目公开制度,建设农村公路阳光工程 。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资金来源、招标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监督、资金使用、竣工验收七公开制度,并在xx电视台《xxxx》栏目进行了公示。项目建设计划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区委、区政府立足睢阳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征求区、乡、村三级意见,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规划论证会,确保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资金来源实行公开制度,通村公路项目中,乡、村两级配套资金统一按照12.5万元/公里执行;
招标工作委托由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全权负责,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信息在xx市政府采购网和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进行公示,市交通运输局、区检察院、纪工委、监察局、审计局、发改委、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等单位全过程参与招标工作,确保综合实力强、信誉好、价格合理的施工企业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
施工管理公开,在每个项目的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除标明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名称外,还标明了具体的负责人和联系电话,以加强项目管理;
质量监督工作实行分项工程分阶段验收制度,根据权限,县道三级路、大中桥首先由施工企业自检合格后,报社会监理抽检,再报区交通运输局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报市交通质监站进行检查验收。乡道四级路和通村公路实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抽检、区交通质监站验收的办法执行;
资金实行财政专帐管理,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实行计量拨付的办法进行管理,资金拨付由乡镇、办事处财政所、乡镇政府和区交通运输局、财政局联合验收支付;
交竣工验收公开透明,实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村委、乡镇对建设规模进行确认后,报区交通运输部门按照权限组织相关单位参与交竣工验收工作。
2.项目实施坚持三不原则。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不降低,计划路线不调整,项目建设规模不缩小的三不原则。
3.推行“六制”管理。严格推行“六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廉政建设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全区公路建设超过30万元的项目均实行招投标,坚决制止在公路建设中出现腐败工程。同时明确项目法人,严格合同管理,通过公开招标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公路建设进行监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五)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1.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在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提炼,构建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即领导工作到位、督查到位、指导到位、检查到位、整改到位,社会参与督查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对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采取“局属农管所包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股包危桥改造项目、工程处包县乡公路项目,技术人员包具体项目,领导牵头、部门负责、技术人员具体指导”的方式进行质量督查和指导,“以查带训、以巡促质、以督促改”,形成了领导牵头、多方联动、社会参与的质量安全监督机制。
2.举办宣贯培训。结合xx区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任务重的实际,区交通运输局举办了由局建管股、农管所、质监站、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技术人员和各乡镇、办事处义务监督员参加的“施工标准化建设”培训会,现场发放了《xx区农村公路建设社会监督员指导手册》。为切实贯彻上级有关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了《xx区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建设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建设各方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狠抓全程监督。运用首次汇报听落实、现场检查看问题、末次反馈提要求的方式,以隐蔽工程、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薄弱环节和阶段性的质量易发问题、突出问题为主要检查内容,以抓从业单位质量体系运行及整改落实为重点,全面抓好工程建设各环节、各阶段的质量安全管理,使工程质量在可控范围内稳步提升。
4.强化整改跟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实行联合通报制度,对质量管理领导组发现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局领导,加大工程质量责任制及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力度,对通报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并实行四不放过制度,即:质量不合格原因不清不放过;
质量问题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防范措施 不放过;
有关责任人没受到处理不放过。建立“责任倒查问责”追究机制,对施工质量安全问题下发二次整改通知书未落实整改的项目,明察暗访,责任倒查,追究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深究监理单位的履职责任,追查施工单位的资质、从业和信誉等情况,并在全区进行通报。
虽然我区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些离市交通运输局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全区人民的企盼还有一定距离,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领会精神,借鉴经验,举全区之力打一场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实现xx农村公路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