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疗废物;
处置;
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和药品零差价加成措施的出台,我区就医人数有了显著增多。同时,在诊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也随之增多。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和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还可引起交叉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播和潜在性传播的特征[1]。为解决医疗废物带来的上述危害,我区医疗机构都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管理和处理。现就一所二级甲等医院2014年产生的236900千克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对其相关的管理和处理情况及优缺点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区某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14年产生的各类医疗废物236900千克,以及其收集、处理、管理情况。
1.2 资料来源
1.2.1 走访后勤管理科,询问相关管理人员并查阅《医疗废物回收登记表》。
1.2.2 对临床、后勤保障等科室发放调查问卷。
1.3 方法 对收集到的资料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2014年全院医疗废物构成
2014年全院各科室共产生一般性废弃物446 000 kg,医疗废弃物236 900 kg,医疗废物占医院废物的34.69%。2014年医疗废物的构成见表1。
表1 全院2014年医疗废物构成统计表
分 类 产量(kg) 构成比(%) |
感染性废物 25 964 10.96 病理性废物 639 0.27 一次性塑料 119 705 50.53 输液玻璃瓶 90 592 38.24 |
合 计 236 900 100.00 |
2.2 2014年全院医疗废物处置方式
全院医疗废物的管理由后勤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共同负责。医疗废物在各生产点进行分类,严密包扎后送医院暂时储存地点,由后勤管理科专职人员负责收集、称重、统计和管理[2]。2014年全院医疗废物被指定厂家回收的占89.98%,进行焚烧处理的占9.71%,进行其他处置的占0.31%。2014年医疗废物处置方式构成见表2。
表2 全院2014年医疗废物处置方式构成统计表
处置方式 废物重量(kg) 构成比(%) |
回 收 213 163 89.98 焚 烧 23 002 9.71 其 他 735 0.31 |
合 计 236 900 100.00 |
2.3 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置知识知晓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张,回收问卷156张,其中有效问卷149张,有效问卷率为95.51%。工作人员认知方式构成见表3。
表3 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置方式认知构成统计表
处置方式 知晓人数(人) 知晓率(%) |
回收 149 100.00 焚烧 130 87.25 高压消毒 116 77.85 卫生填埋 109 73.15 无人区深埋 89 59.73 集中沉海 5 3.36 微波处理 26 17.45 |
平 均 89 59.83 |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随着一次性输液瓶的普及,回收之后重复利用的医疗废物已逐渐减少,并且医疗废物由指定机构回收进行处理占有较高比率,这对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关于医疗废物处置方式知识的调查显示,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不关心,有待加强宣传和管理[3]。
由于医疗废物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因此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环境污染,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医院现在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包装及储存,感染性废物最后由获得环保局颁发资格证书的焚烧单位处理。但对于既无回收再利用价值又不能焚烧的液体废弃物如消毒剂、显影液等液体药剂,尚无较好无害化处理措施[4]。
对此,卫生和环保部门必须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共同制定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各环节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卫生和环保部门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应明确责任,划片包干,防止出现管理死角[5]。医疗单位也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宣传力度,并定期培训垃圾集中处置管理人员,以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境,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少平,洪学仁.对医院废弃物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59.
[2]陈德喜.我国医院垃圾集中焚烧处理技术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2,12:13-15.
[3]钟声浩,王强,邓华龙,等.上海区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8):485-487.
[4]林万莲,张素文,王耀东,等.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广东医学,1999,20(1):63-66.
[5]鄢钢,袁兴中,曾光明.长沙区医疗垃圾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2002,19(5):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