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 导 讲 话 要 点
一、担当责任,凝聚综合治理坚强合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权益,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今年,公司综治工作提出了“维护公司大局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保障职工安居乐业”三大主要任务。任务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重要的是担当、落实、执行。综合治理,是一项融合于公司方方面面、牵涉到单位各层各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各单位全员参与、群防群治。这就要求我们要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管理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增强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这就要求各单位要打牢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组织网络,把综治工作责任逐层逐级落实到岗位、职工,不留空白和盲点,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保公司一方平安的同时也担起促社会和谐的一份责任。
二、把握形势,确保公司大局持续稳定。新常态伴随着新挑战、新常态构成了新压力、新常态也带来了新阵痛。当前,公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冲击,股东增利、职工增收的心理预期逐年攀升,深化公司内部改革势在必行,这些都可能会带来更为严峻的维稳形势。综治战线的同志们要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更迅速的行动力,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突出源头治理、综合施策。面对职工中可能出现的多元化、多样化的思想问题,见事要“早”、排查要“细”、稳控要“实”、处置要“快”、引导要“好”。信访民调部门要畅通信访渠道,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
维稳部门要加强信息收集研判、健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各级党群组织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
文化部门要注重文化引领,突出价值导向,激发正能量;
各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必将实现公司大局的持续稳定。
三、主动作为,营造平安健康内部环境。去年8月,湖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所有单位要实现治安保卫力量全覆盖,公安机关要设置专门内保机构,加强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指导,这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内保工作责任与价值并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新的一年中,内保系统要主动作为,强化治安和消防管理两项职能,更好地担负起为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之职。治安管理方面要加强公司“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形成专群结合的人防体系,建设牢固适用的物防设施,构建科学规范的技防网络;
要深入排查和整治影响公司生产和经营的突出治安问题,开展专项活动,净化公司治安环境。消防管理方面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落实消防设施建设“三同时”要求,进一步强化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监管,进一步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从源头上防住火患。对于企业来说,治安和消防管理我们均要立足于防范,只要防住了,就能减少损失,止损也就是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四、转变思维,形成依法治企浓厚氛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务必突破惯性思维,转变方式,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首先要抓好普法工作,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公司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
其次要依法办事,既要审视我们的工作,是否合法合规,有效规避风险,又要懂得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维护公司及职工的利益。在破解综治和平安建设热点难点问题上,要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群体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化解矛盾纠纷、解决职工群众诉求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我们也要把工作中的成熟经验、有效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有效拓展法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五、锤炼队伍,提升服务大局能力素质。过硬队伍是做好综治工作的关键。各单位、各部门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忠诚企业、作风正派、业务过硬、敢于担当的综治工作人员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加强综治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完善系统内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纪律作风整顿长效机制,形成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强化教育培训,推进综治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综治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