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农场怡丰园社区工作汇报
社区基本概况
怡丰园社区位于五一农场兴业街415号,于2014年正式交付使用。居民基本是由连队整合后搬入到保障房的一线职工群众。社区管辖保障性住房A、B区楼房60栋4540户。截至目前,已入住3060户8297人,入住率达67%,出租房流动人口491户1299人,商业网点141家。辖区由回、汉、维、哈、苗、萨拉、壮等14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1904户、5020人,回族971户、2751人,维吾尔族132户、302人,其他民族53户、139人。少数民族占入住人口38% ,流动人口1099户2702人。出租户491户、1299人,民语系出租户53户,162人。楼房入住率达67%。商业网点141家。
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7名。其中13名为十二师纳编人员,24名为公益性岗位,平均年龄34.5岁,党员12名,本科18名,专科19人。2015年社区公共经费420899.4元,人员经费1726250.68元。
一、以党建为抓手,不断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1、怡丰园社区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处理好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关系,力求思想上同位,行动上同步,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平台,从载体上入手、从制度上规范,从机制上保障,逐步形成党组织、党员、群众三位一体互动的工作格局,让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成为基层党组织的自觉行为。
2、创新服务方式,强化规范化建设。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印制发放便民联系卡6000余张;
制作室外宣传板面28块,室内宣传版面50块,横幅十二条;
在居民小区制作居民文明公约牌88块。
3、社区结合“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活动,多措并举拓宽居民增收渠道。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全年不少于一周,使32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社区妇女之家建立手工编织场所,鼓励指导居民学习编织技能,实现自我创业勤劳致富。
4、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努力带出一支好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一班人、社区党员一层人、社区居民一群人的作用,推动社区建设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二、以维稳服务为根基,不断强化阵地和制度建设
1、社区党支部坚持以“三个覆盖(社区党组织、党的工作,党员作用发挥全覆盖)、三项机制(党组织决策议事机制、协调共建机制、社区共管机制)、四个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力军作用、稳压器作用、智囊团作用)、十个起来(广播喇叭响起来、各种培训办起来、先进典型树起来、优秀歌曲唱起来、健身舞蹈跳起来、五大讲堂办起来、文明礼仪倡起来、道德能量聚起来、文学作品创起来、城里生活过起来)”为载体,实施“富脑袋”的文化铸魂工程,通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居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不断强化、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注重实施管教并举,以岗代训,岗位练兵,综合教育、培训、管理新格局。
3、坚持实行错时工作和24小时值班制度,在重大节假日保证有三分之一的人员上班,以确保维稳力量和服务居民的效能。每周进行一次流动人口清查并形成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4、社区警务室、一警二协三民兵和警用装备得到落实,使准军事化管理成为常态化、制度化。辖区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出租屋管理登记规范有序、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维稳防爆处置预案针对性强。社区矫正、帮教小组成员对重点管控对象定期走访、帮教改正率高,无重新犯罪人员。
三、以文化为引领,力推各类活动深入开展
1、在兵、师、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为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成立了居民学校、老年大学、文艺节目排练室、棋牌室、健身室、党团活动室、妇女之家、科普书屋以及室外居民健身场地、并配置了各类健身器材。
2、以“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为载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广泛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文明礼仪;
“我和奶奶学、唱、赛红歌”;
“青少年模拟法庭”;
邀请居民中道德模范、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弘扬法制精神,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每年重阳节前夕,都要为辖区金婚伉俪举办“九九重阳真爱永久”金婚庆典活动;
组织青年志愿者走入孤寡老人家中陪他们聊天解闷、清洁卫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在居民中营造了“共建有我、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在居民中广泛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去极端化思想、兵团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每月出板报1期,定期召开座谈会,让“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大幅提高,为推动文明和谐平安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以“居民自治、齐抓共管”为基调,突出职能作用
1、按照“双创”、“联建”、“共享”和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每年召集离退休干部居民代表参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40余人次。
2、通过自荐与推荐的方式选出了60名居民代表担任楼栋长;
并由其中的38名楼栋长担任社区小联防队员,佩带红袖章在小区里进行不定时巡逻,对楼道及公共场所乱堆乱放进行环境卫生大清查,协助物业调解涉及楼道乱堆乱放、邻里纠纷等系列问题,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 “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意识得到加强。
3、相继成立红领巾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党员、老党员志愿者6支队伍。在辖区内营造友爱互助、和谐共建的氛围。
五、以军民兵地融合共驻共建为载体,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领域
1、与驻地部队、孝感路社区、国润楼兰社区不断探索完善兵地沟通、协调、合作机制,以维稳机制联抓、文化活动联办、生态文明联建、“双创”工作联动、服务机制联享、挂职交流联推六项机制为抓手,共同营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局面。
2、创新建立“连社共建模式”。围绕加强“一个整合”、落实“两个责任”、“三个转变”,实现“三个提升”。提高连队、社区对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认识、加强实效性操作,达成组织共建、事务共管、工作共促,从而提升统一管理服务的效能。
3、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积极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交流座谈,开展在职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亮身份、认岗位、比贡献着力构建连队、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格局和服务体系,形成“党组织有责、在职党员有为、社区群众受益”的工作格局,
通过上述工作,全面有力地推进了怡丰园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农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传递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前沿,担负着维稳戍边的政治使命、保障民生的服务职责,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居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
2、社区建设任务艰巨繁重,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多岗多责,但福利待遇、工资收入普遍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社区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