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

  上课素材

  朗读法

  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含蓄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质疑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学习课文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比较阅读,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及时代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深化作品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对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教法学法:

  指导法、谈论法、质疑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范进中举》,认识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摧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思考这位被科举荼毒的书生悲剧的一生,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背景链接

  孔乙己生活在清朝末年,鲁迅创作这篇小说是在孔乙己生活年代的20年之后,当时,科举制度已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鲁迅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写出了小说《孔乙己》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并揭示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

  2.生难字词

  (1)字音

  阔绰(chuò)羼(chàn)绽出(zhàn)拭(shì)

  蘸酒(zhàn) 荤菜(hūn) 门槛(kǎn) 舀酒(yǎo)

  颓唐(tuí) 茴香(huí) 咸亨(xián hēnɡ) 附和(fùhè)

  (2)词义

  【声气】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文中指态度。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文中指阔气。

  【污人清白】指人清白的声誉被毁。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大抵】大概;大都。

  【间或】偶尔,有时候。

  【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

  【颓唐】精神萎靡。

  【营生】谋生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含蓄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人物形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交流展示:这篇小说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声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第三部分(7~8):写孔乙己和孩子,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第四部分(9~11):写孔乙己无以聊生的惨状,表明当时的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第五部分(12~13):写孔乙己的结局。用猜想作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梗概。

  【交流点拨】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嗜酒却只能跟普通劳动群众在一起喝。他迂腐又不失天真,曾给人们带来欢乐。

  但后来他因偷东西被打断腿,不得不用手“走”来买酒,此后便不知所终,看来是在那样的社会挤压、那样的观念毒害下,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段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这段话写了孔乙己故意在文字上兜圈子,为自己开脱,以摆脱尴尬,挽回一点面子,表现出他的迂腐不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

  3.“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这句话是什么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作铺垫,暗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4.课文中写了多次笑声,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了众人的冷漠无情。

  5.“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大约”“的确”二词应怎样理解?

  【交流点拨】二十多年无人知其生死,只能用“大约”来推测;根据最后一次见面时孔乙己的惨状分析,肯定他是必死无疑了,因此用“的确死了”。

  6.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交流点拨】从孔乙己的角度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的角度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7.四人一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交流点拨】穿长衫;好喝懒做;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偶有偷窃;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想和人交流;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品味下面句子的妙处。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交流点拨】孔乙己“不回答”表明他对短衣帮的嘲笑不以为意,而“排”的动作又体现了他的卖弄。这两句话集中体现了孔乙己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和自命清高的性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33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2022优秀员工个人发言稿

    发言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优秀员工个人…

    2023年1月16日
    36
  • 单位职员军训心得体会示例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单位职员军训心得体会示例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3日
    45
  • 教师节营销策划书3篇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教师节我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之…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9日
    35
  • 公务员的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公务员的工作总结怎么写

    时光荏苒,辛苦也告一段落。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大家有很多感想。 快来为今年的工作写一份工作总结。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公务员的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公务员的工作总结怎么写的相…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20日
    28
  • 2015年圣诞节幽默祝福语精选56个,搞笑圣诞节平安夜祝福

    2015年幽默圣诞节短信笑话(精选一)微信祝福,短信祝福,笑话祝福m4F—专注快乐段子推荐,手机天天看最快最好的减压网站   m4F—专注快乐段子推荐,手机天天看最快最好的减压网站…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2日
    52
  • 建设工程的合同范本

    建设工程的合同范本   建设工程合同书范文1   甲方:   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荔波漳江风景名胜区大七孔码头维修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甲乙双方本着分工协作,相互合作的原则,为…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3日
    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