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节课重点生字词及含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掌握本文说明文中的逻辑顺序。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速度、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

  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1.掌握本节课生字词

  2.学习说明的多层次、语言特色和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阅读较长的文章,把我说明的层次

  课型、课时:2

  教学手段:多媒体及教学常用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前德育教育:五个认同.

  一、激趣导入:

  1、导言:

  (1)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暗示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见、摸不着。(ppt展示图片)

  (2)记录时间的工具:

  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

  2、展示课时目标:(大屏幕展示)

  1.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重点)

  2.识记本节课重点生字词

  二、自主学习:(大屏幕展示导学习题并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做好的导学案)

  (一).作者及其他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二).预习反馈

  1.字音

  踪迹()腐蚀()浑浊()

  山麓()粗糙()龟裂()

  帷幕()刨刮()沟壑()

  楔形()钟鼎文()海枯石烂()

  2.释词

  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碎。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钟鼎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问题,然后展示,教师点评并指正)

  1.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贴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1~5):“时间漫谈”——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6~21):“石头的毁灭与新生”——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22~29);“石头上的故事”——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30~31):“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四、精讲解疑:

  1.快速通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1)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

  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过程。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说明化石是怎样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五、达标测评:

  1、测评习题:

  注音:浑浊()山麓()

  词语解释:腐蚀甲骨文海枯石烂

  2、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一.作者

  二.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完成

  2.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德育教育:相互离不开?

  二、激趣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

  3、展示课时目标:(大屏幕展示)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难点)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重点)

  二、自主学习:(大屏幕展示导学习题并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做好的导学案)

  1.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2.自由读1-5自然段,说一说: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钟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铜壶滴漏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3.自由读6-21自然段,分组讨论: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字的史书。其实岂止岩石?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是一部蕴含深刻内容的史书。陶先生不过是给我们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来造福人类。

  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大家讨论讨论,然后踊跃争当中心发言人,谈谈大家的认识。

  五、达标测评:

  1.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地壳的活动;

  ②气候的变化;

  ③古代生物的状况;

  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课堂小结: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布置作业:1.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

  2.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33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班科学教学反思《小鬼当家》

      一、说选材: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而中班幼儿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31日
    48
  • 对准大学生的祝福语

    1、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祝贺你金榜题名,走进大学校门,我送你‘文房四宝’为你壮行;‘金笔’绘出人生图,‘银砚’磨出光明路,‘铜墨’挥洒青春志,‘铁纸’刻画…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2日
    66
  • 联谊主持词范文

    联谊在日本和港台地区,可以说是高校生认识新朋友(异性朋友)的流行聚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联谊主持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联谊主持词范文1男:青春有约,缘聚理工!各位帅哥美女,大家…

    实用范文 2022年12月2日
    55
  • 幼儿教养笔记《和调皮的孩子做朋友》

    和调皮的孩子做朋友 即凡干过幼教的都知道,每个班里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那些乖巧的孩子之外再就是那些调皮的孩子了。调皮的孩子总是能引起老师的注意,调皮的孩子总是让老师感觉他们可爱又可气…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日
    75
  • 关于书画展的邀请函5篇

      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倘若图书馆和博物馆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起来,没有这个必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书…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10日
    46
  • 大班环保说课稿《“红塔山”的遭遇》

      一、设计意图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在有些地方,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人…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3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