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激发兴趣

  1.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3.释题: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晚上走在黄沙岭的山路上的所见所闻。

  4.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子,叫做“词牌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5.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词牌名。(如:如梦令、清平乐等)

  6.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市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辛弃疾遭贬职后在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7.小结引导:本课三首诗词都写了自然风光,那么辛弃疾的词是如何描写的呢?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到辛弃疾怎样的诗词风格?

  设计意图:由诗及词,学生由自己的学习储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把了解诗词风格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富有挑战性,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试着画出节奏。

  2.照着老师的样子朗读这首词。

  3.品读上阕:

  (1)出示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自读自悟:

  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

  (3)交流:

  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稻子。

  闻到的:稻花香。

  想象丰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丰收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②听到的:蝉鸣、蛙声。

  (4)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清幽、静谧的夏夜)

(5)配乐有感情朗读,前一句读出“幽”,后一句读出“喜”。朗读时,前一句语气轻一些,后一句语调上扬,突出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设计意图:“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词产生共鸣。

  4.品读下阕。

  (1)过渡: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如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2)出示内容: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忽然,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5)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质疑引读: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呢?——路转溪桥忽见。(拐个弯转过小溪上的小桥,顿时发现它就在眼前。)

  (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

  (8)指名读,比赛读。

  (9)配乐朗读。

  5.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6.有感情朗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又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三、诗词对比,感受不同

  1.回顾《宿建德江》,读一读。

  2.说说同样写的是月夜景色。这两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一样吗?结合诗句说一说。

  3.《宿建德江》表达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体现一个“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面对美丽月夜,丰收之景的愉悦之情,对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

  4.分别朗读这两首诗词,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写月夜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对弟弟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对亲人的思念)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悲怆郁愤)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感悟不同诗词。即使写是的同样的意象,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心境。本环节以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集其他具有相同意象的诗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朗读本首词并背诵默写。

  2.搜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读一读。

  设计意图:适时、适度拓展阅读课外相关古诗,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夏夜 清幽 静谧

  丰收景象的喜悦 峰回路转的惊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诗词,教学应该努力在朗读、感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诵读吟唱中升情。“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画面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诗词产生共鸣。

  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备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诗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诗人的心境,我设计了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悟,再一次促进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和沟通,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导学生去搜集词,吟诵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36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毕业建筑设计实习心得感悟

      毕业实习可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今天,范文汇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毕业建筑设计实习心得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毕业建筑设计实习心得感悟篇1   10月10日,实习第一…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16日
    57
  • 军训总结与体会一百字

    军训总结与体会一百字精选5篇 军训不但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磨练出了我们坚强的意志。经历了刻苦铭心的军训,我们从中体会到真理,对此我们应当对军训做个总结。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

    实用范文 2023年1月4日
    45
  • 工业园区青年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1月   调查地点:青岛   调查内容:关于工业园区青年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权威部门调查   从权威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进城务工青年的打工收…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15日
    74
  • 【推荐】合作合同模板汇总五篇

    【推荐】合作合同模板汇总五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拟定合同呢?下面是…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0日
    51
  • 中班艺术活动教学反思《我是一只小茶壶》

      对于这首歌曲《我是一只小茶壶》,我曾在读书时接触过,而至于如何围绕这首歌曲开展活动我以前并没有深思过。而这次在评优课前后我深思了许久。选择这首曲子是因为我自认为这较适合刚进入中…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31日
    87
  • 新版中专生实习的心得

    新版中专生实习的心得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旅,甚至可以看作是我们正式步入社会的一次排练。那么该如何写实习心得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专实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中专实习心得1…

    实用范文 2023年1月26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