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寂寞》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二首(二)•寂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分析意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诗歌意境特点。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四、体会衬托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卞之琳的诗歌继承了传统诗歌中含蓄的特点,即重视“未言之意”“不尽之言于言外”。在阅读中,可借此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和诗人另一首《古镇的梦》作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诗人创作的特点。对诗人意象的撷取、意境的创造特点有一个认识。

  [难点、重点分析]

  一、意象特点的分析。

  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寂寞”“寂寥”的内涵。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这两首诗。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细节。

  引导题:

  《寂寞》

  1主人公童年的寂寞表现在哪里?

  (1)他的家里都有哪些人?

  (2)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3)试描绘小孩子的一个生活片段。

  2主人公中年的寂寞表现在哪里?

  (1)可以描绘一下主人公一天的生活。

  (2)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3)人们是如何对待他的?

  3主人公死前的寂寞表现在哪里?

  (1)主人公是何原因导致死亡?

  (2)死亡动作、眼神、心理是怎样的?

  (3)死亡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

  《古镇的梦》

  1古镇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2古镇上没有出现的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有何特点?

  (以上问题,言之成理即可,主要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三、比较《寂寞》《古镇的梦》这两首诗意境各有何特点。

  (一)分析意象特点

  1《寂寞》中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

  2“梦”指什么?如何理解“做着梦似的”瞎子、更夫“敲不破别人的梦”“敲沉了别人的梦”?

  3《古镇的梦》反复强调瞎子、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表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

  1小孩子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是一个“寂寞”的载体。“蝈蝈”“夜明表”等意象分别衬托了小时的寂寞、死时的寂寞。

  2指人们贫瘠、封闭、空虚、迷蒙、麻木的生活状态。诗人从古镇的众生相中捕捉到了瞎子与更夫两种类型,借以概括阴惨的社会环境与苦难的人生命运。瞎子、更夫“敲不破……”“敲沉了”表现了这个古镇的人们浸沉在这种生活状态之下程度之深,借以抒发作者极其悲痛的悲剧情感。

  3“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表明人们都曾有求于算命先生,表现了中国下层人民每一家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暗写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人们在命运面前都有着深深的惶惑、痛苦与悲哀。“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什么人家门关得严密?(答案可以见仁见智)或许不得而知,也许这正是此诗的妙处吧。

  (二)分析意境特点

  1诗歌《寂寞》是如何营造意境,表现“寂寞”这样一个主题的?

  2如果用《古镇的梦》诗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首诗意境的特点,你认为哪一个词最合适?说说理由。

  讨论交流:

  1一首八行的诗歌,以瞬息的速度描绘了一个小人物从童年到死亡的静态而缓慢的一生,充满了感情。诗歌从孩童写起,似乎暗示着“寂寞”与生俱来。长大后,日夜操劳,夜间也不得停歇,与夜明表时时为伴,依然是寂寞。最后是孤零零地去了,连生时的这份慰藉也不能带走。诗歌把寂寞挖掘得如此之深。本诗选取了“蝈蝈”“墓草”“夜明表”这样几个意象,作为主人公活着和死亡的寂寞的见证和承担之物,诉说着生也寂寞、死也寂寞的生命形态,突出了这样的一个主题。 从结构上说,跳跃性非常大,乡下与城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与现代、生与死,将时空高度概括组织到一起,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宏大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倍显寂寞。

  2“寂寥”。诗人巧妙地利用瞎子的算命锣与更夫的梆子这两种声音的传导,来营造悲剧艺术的氛围:古镇上,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都一样的寂寥,一样的清冷,一样的凄凉。这两种特有的声音,使人会产生一种空灵、寂寞之感。在这空灵、寂寞中生存着的中国平民百姓是多么的贫瘠、封闭、愚昧、空虚。 诗的第四节中一个特写,一个病儿的母亲的话:“三更了,你听哪,/毛儿的爸爸,/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老在梦里哭,/明天替他算算命?”更加重了古镇的悲剧气氛: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不知生活在梦中,还是梦在生活中。这些正是“寂寥”所在。

  四、比较两首诗艺术手法上的相同处。

  1怎样理解“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2“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有何用意?

  3《古镇的梦》里写到“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寂寞》中写“小孩子”到成年到死亡。结合主题,谈谈手法上有何相似之处。

  讨论交流:

  1“如今他死了三个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以不休止的“夜明表”衬托出静态的死亡,我们可以听到表针滴滴答答的走动声,死亡的寂静被加深。加倍写出了人生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2“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封闭的沉寂的古镇中这一句更能让人感觉到古镇的“寂寥”,这里是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中以动写静的手法。

  3“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高度概括了白天黑夜一样“敲不破别人的梦”“敲沉了别人的梦”,表现古镇中的人寂寥、封闭、愚昧的特点。《寂寞》诗中也同样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主人公一生的寂寞。

  五、小结。

  [附]

  古镇的梦

  卞之琳古镇上有两种声音

  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

  毛儿的爸爸,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老在梦里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

  敲锣的又过桥,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36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开业典礼致辞语精辟

    致辞是以达到在与现场听众的交流中的,然后牢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为顺利实现演讲目的作好准备。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开业典礼致辞语精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开业典礼致辞语精辟篇1…

    2023年1月10日
    50
  • 女儿升学祝福语

      孩子,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你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也收获了坚强和知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儿升学祝福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女儿升学祝福语   1. 所有天才都是最强…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0日
    71
  • 2016年中学教师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标志着申请人经过了郑重思考,向党组织表明自己有入党的志愿和要求,使党组织了解申请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16年中学教师入党申请书,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

    实用范文 2022年11月26日
    73
  • 教师节演讲稿——教师,不要让你的事业清贫

    说老实话,在中学寒窗苦读的时候,我的理想原本不是当老师。可高考时,仅比预想中多错了一个填充题,这一小小的区别,就把我欢送到了师范,就把我多年五彩缤纷的律师梦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泡影。我…

    实用范文 2022年12月17日
    51
  • 2019关于如何做合格法官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法官,只有做得正,才会心中无愧;只有行得正,才会胸怀坦荡;只有判得公,才能让群众信服,才能彰显法律的威严。清清白白办案,堂堂正正做人,永远保持清正廉洁,坚守法官的职业道…

    实用范文 2022年10月5日
    85
  • 小学三年级英语老师教学计划优秀范文模板

      制定英语教学计划要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英…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10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