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蕴含的经典

这是一篇读后感12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世界文学巨匠高尔基就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是前人智慧的沉淀,经验的累积。个是我们人类历史沧桑巨变的记载。好的书籍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你的心中,总会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长成一颗充满智慧的书,让你见识更多,知识更广。有人说:“读诗文使人高雅,读史实使人明智。”而是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令我感慨万分之余,又被作者的文笔触动。

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的神魔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共100回合,讲述了唐僧与四个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老主题,却又不乏作者的智慧。我最喜欢读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它讲述了白骨精想吃唐僧肉,却分别变成美貌的村姑,满八旬的老妇人,白发老公公。而每次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而唐僧耳根子软,听信了八戒的谗言,将孙悟空赶下山的故事。

我最喜欢:冰肌藏玉肤,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一句,不仅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如白雪般的皮肤之下隐隐透出一层胭脂的颜色,双睫微垂了下来,一股女儿害羞的姿态,娇艳无伦的女儿的身形。让我为之一动,这本书无论从哪几个方面都讲的很优秀,但是给我最大的触动是,作者的文笔。那是一种粗旷,还有细腻的描写相映成趣,相互蕴含在其中的奇妙风格。掩卷之余,让我感受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如果暴雨过后的大海,异乎的水平如镜,丝毫不起波澜的平静。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生活的反映,做为神魔小说的《西游记》也不例外:“作者秉性,是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这本书里,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作者就寄托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还有坚持不懈,永远都不放弃的高尚品格。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的气概,还有他不怕危险的勇敢精神,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取经路上的那些妖魔鬼怪,他们有的贪婪,有的凶残,就如同白骨精,险恶又狡诈。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特点。

在师徒四人中,我最喜欢的人是沙和尚。他生活在流沙河中,流沙河是一条沉重的河,连鹅毛和芦花都不能浮起来,沙和尚在流沙河中这些寂寞和苦痛的日日夜夜里,都在反省自己的人生。当唐僧一行人来到流沙河,收了沙和尚为徒弟,名为悟净。沙僧稳重踏实,不像孙悟空那样的急躁冒失,也不像猪八戒那样的好吃懒做,他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取经路上,沙僧的职责就是照顾唐僧,牵马挑担,一些琐事,可沙僧做的很好。一旦参加战斗,也是虎虎生威。人们谈起沙僧,很自然就会想到他身上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稳重,任劳任怨……却也存在着国民的劣根性——世故圆滑,逆来顺受,不懂得反抗。我想像中的沙和尚是这个样子的:黝黑的脸庞,粗大的手掌,木纳少言的表情,毫无创新精神,好脾气却不苟言笑,憨笑偶尔发呆,说不出的愁闷……这个形象是有感染力的,令人心生怜情与悲悯,心有戚戚焉……

阅读之海广阔浩瀚,书籍恰似一叶小舟,载着我们到思想的深处,不断探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67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爸爸去哪儿》观后感600字

    很多小喜欢看《去哪儿》这档电视节目,我也非常喜欢看,和我都觉得很好看,每周五晚9:00以后和我都会一起观看。听说《去哪儿》大电影就在大年初一上映,于是我恳求爸爸妈妈去陪我看这场电影…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08
  • 《尊重》读后感400字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98
  • 读《斑羚飞渡》有感500字――生命之桥

    看了《斑羚飞渡》这本书,我睁眼闭眼都能浮现一只只老年斑羊的一次次跳跃,镰刀头羊那坚定的眼神,这两个小小的动作,使我心头一震。 这群羚羊被猎人逼到伤心崖,无论是往前走还是往后退都是死…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94
  •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400字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400字: 我看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学到了我在课上学不到的知识。 《海底两万里》是阿龙纳斯教授和其他教授,为寻找传言中的海怪,开始了他们的海底冒险之旅。海底…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0
  • 攀登珠峰观后感600字

    珠穆朗玛,地球之巅,在藏族的传说中,它是璀飞仙子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世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别说爬上去,光说这几个字就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8米,这座充满着神秘…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08
  •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 读后感500字

    “智慧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这是我在这个读《三十六计》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而其中的《空城计》更是对这句话的完美阐释。 《空城计》主要讲了诸葛亮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回汉中,忽然接到探报…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