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自有稻花香——读茅盾《故乡杂记》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不知在哪里观过盛开的稻花,却不像记忆中的稻花。看着它们,我却像在听一个恍如隔世的故事,故事里有我的稻花,有带给我许多温暖的人,有我那同稻香一同飘走的童年。

茅盾说:“故乡之于我,犹如心底的一汪清泉,涓涓流淌,生生不息,它流经过往的岁月,流经我人生的每一寸土地,流经心尖尖上那些永恒的记忆……”

小时候,故乡之于我,是大片大片的稻田,在风吹起的金色浪涛中遨游。它生长在我对于故乡的每一寸印象之中。我拍下一望无际的稻海,金黄金黄的,风儿吹来,带来稻米的气息,弥漫在空中的是故乡的味道。这便是故乡的味道,这便是永恒的味道。嗅着稻香,徜徉于稻海,轻声哼唱:“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那时,我身自有稻花香。

茅盾说:“历史的发展大凡是一种文明改变另一种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立什么,破什么,留存什么,发展什么,选择将决定和影响太多东西,它正悄悄地构建着我们未来的世界。”

后来啊,故乡的土地上还会种植水稻,却没有了曾经的那般金黄,而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我目睹着柏油马路代替乡间土路;目睹着高楼大厦代替平房小屋;目睹着私家车代替驴车马车。故乡的消亡,也许是城市化的一种必要牺牲吧。我庆幸着,那时在故乡的秋天,仍能闻到不多的水稻的气息。以后的以后,再看到一株水稻,嗅到一阵稻香,我能够记起故乡的那片稻海,能够想起空气中弥漫的稻香,那时,我乡自有稻花香。

茅盾认为,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中,故乡的消亡似乎变成了一种必然,故乡的消失便是告别一个旧时代,迎来一个新时代。

而现在,故乡是为我们留下的是原始而美好的记忆,可能我们无法遏制故乡的城市化。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记录下这片土地曾经的美好。未来的故乡将变作心灵之乡。每每当我们念起那片满是稻香的土地,就会感到欣慰。

也许,故乡真的要消失了,一并带着他们的故事与沧桑,从我身自有稻花香到我乡自有稻花香。现在与未来,我会说:“我心自有稻花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669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繁星 春水》有感600字――找回自我

    或许在无人的深夜,当你仰望漆黑的天空,不再是群星冲你眨着眼,遥望天边的明月,不再像是又圆又大的月饼,再望月下的树影,不再是千变万化。这些微妙的变化在脑海中无限的放大,我奔跑着,寻觅…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108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1000字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1000字: 在拜读了吴晓波先生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后,心情澎湃。在中国经济变革的漫漫长路中,发生了如此众多影响后世的经济变革。或成功,或失败,都是先辈…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58
  • 叛逆的蛋壳组合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叛逆的青春期――读《叛逆的蛋壳组合》有感 今天,我一口气看完了《叛逆的蛋壳组合》,听者名字就很有趣。 《叛逆的蛋壳组合》主要讲的是“非主流”女生吴童到了叛逆期做出好多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00
  • 《人间词话》读后感900字

    《人间词话》读后感 ――词与意 谁道落花无情意? 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和诗歌一样,它是我们华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更喜爱精美绝伦的词,因而爱上…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1
  • 《焦裕禄》读后感600字

    发光的不只是太阳---读《焦裕禄》有感 拿起〈〈焦裕禄〉〉这本书,封面的插图就令人震撼:古铜色的刻满沧桑的脸,坚毅平静的神情,很自然地联想的罗中立的画〈〈〉〉,一股亲切感就涌上心头…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54
  • 电影《小小心愿》观后感400字

    你觉得,一个11岁的小孩能挣钱吗?我觉得不可能。但是看过影片《小小心愿》之后,我觉得只要全力以赴,任何事情都可以完成。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个11岁的小女孩,因病去世,她与相依为命,…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2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