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全书是充满绝望的,只有那刚开始被爱情所短暂出现的美好,但最后仍是消逝了。我曾以为生活在那个社会的人们一定不会甘于这种思想上的奴役,这种没有任何隐私的生活,处处被监视,什么自我都不能有,就连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都没有——这样的生活怎么能被人所忍受呢。但看到最后,所有的抵抗都无法抵过社会上普遍的服从,到了最后,就连那抵抗也被毁灭了,换来的是思想上的矫正——这样的社会,自由是多么的珍贵,但也不可能存在。

人们常常看重对自由的保障,《工业与帝国时代》的作者埃里克对英国的社会这样描述:“自由是一种社会状态,当它充满了政治气味,自由便成了恰恰相反的社会奢侈品。”奥威尔的这部《1984》正是对这种政治过分干预社会的行为的批判与反对。极权主义终究是不与人们的意志相合,在这种社会中,一切都是压抑的,它不会有长期的进步,只能通过广播中虚伪的通报而得到对于这种统治的赞同。但身体骗不了人,人们对这种生活会不满,饥饿的肠胃,这些都说明了社会并没有进步,但统治者不会深入这些,他们在乎的是表面的光彩,从未深入人群。

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极权是不会写出如此真实的极权社会。奥威尔直接或间接得都体现了对这种极权社会的反对。他就曾生活于这样一种压抑的社会,虽然没有小说描写的那么得禁锢思想,但仍是有对思想上的压迫,就是这样的一种经历,催化了现在这部《1984》的形成。

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十分深刻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正如文中说的,他是在历史之外,从来没有属于历史。在臣服后,只剩下一个躯壳,没有了灵魂。

思想不再存在,只有盲目与狂热,剩下的只是一个绝望的社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701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900字

    笛卡尔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交谈。”有一本书,不知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帮助过多少人了解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激励着他们去创造自己生命中所应得的价值,去体会自己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07
  • 读《一处相思两处愁》

     李清照的词,总带给人一种文静却又充满力量的感觉。她的词记录着宋代一个弱小女子对世道不公与历史的深刻感受。她的一生令我婉惜,在家境宽裕时,她用心去爱这世界;在她的后半生,…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19
  • 《父爱的世界――时光里的承诺》读后感600字

    读《的世界――时光里的承诺》有感 这个,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父爱的世界――时光里的承诺》。 这本书的作者是温州的闻胜男,他读了七年的温州大学,取得了文艺学硕士学位。 在这本书里…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38
  • 《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读后感_1200字

    《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读后感1200字 我在听着丁香花中,读完了这本书,一本平淡无奇的家庭小说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75
  • 小兵张嘎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拿起《小兵张嘎》这本书,我爱不释手。书中的主人公张嘎是个少年英雄,他杀敌英勇、不怕牺牲、作战机智、灵活过人。特别是他的嘎劲,既有普通孩子的顽皮,又有小兵的机智灵活和初生…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89
  • 缝隙——读《城市里的修补匠》有感500字

    缝隙——读《城市里的修补匠》有感500字 夕阳的余晖,投在巷口,像一方铺成诗笺,像桃花笑,春风绽。这里是,缝隙。城市的缝隙。属于修补匠的缝隙。 撕开城市表面的浮华,露出孤独的心灵。…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