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与阴影》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打开新入手的《南十字星共和国:俄国象征派小说选》,在第一篇小说《阳光与阴影》上消磨了半个下午。小说的主人公,小男孩沃洛佳·罗夫列夫沉浸于玩弄手影,进而幻想着一切有关影子的事情。小说的最后,小男孩和母亲将感情几乎全部寄托于黑夜来临,从而能够看到“影子”,这从侧面反映了一种“积极的逃遁”。

读完这篇小说,再回看书名中的“象征主义”,从而联想到了当时俄国的境地,大概也是万马齐喑,如同暗夜吧。小男孩对报纸杂志上鱼龙混杂的文坛景象不感兴趣,却读钟情与那些插画。这令我想到了赫尔曼·黑塞提到的“副刊时代”,一切都是那么不正式,报纸杂志的主角反而成为了副刊,人们对宏大叙事漠不关心,一心想要逃离。德国的这种情况,大概与俄国类似吧。当时的俄国,苦难的人民,受尽压迫,唯有在熹微的烛火中,寻求“阴影”中虚幻的满足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不彻底的反抗。无产者是否能够联合起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领袖。

列宁在恰当的1918发出了一声呐喊。这是后话了。革命的前夜,总是看似如是地宁静,宁静之下,实则暗流汹涌。

小男孩对自己沉浸于玩弄阴影的行为自觉羞愧。而正是这种羞愧感,加剧了他的“隐秘的快感”,这种隐秘的情感,导致了他一步一步沉浸在阴影中不能自拔。小说中说道,“沃洛佳知道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干正经事的,而这些把戏不过是消遣活动,只对那些凑到一起的女孩子们才是有用的。”按作者(叙述者)的描述,小男孩沃洛佳对娱乐消遣活动抱有深沉的负罪感。这也是勤劳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特征。同时,沃洛佳身上还有一丝小小的骄傲存在,他不允许自己堕落,对自己过分苛求,甚至对合理的休闲活动深怀愧疚。这是一种完美主义人格,而正是这种人格,最终陷他于不复之地。郁达夫的《沉沦》中,主人公也对自己有着极高的道德标准,而正是这种与现实不调和的心理,成就了多少“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沉沦”。

小男孩也曾试着反抗。在沃洛佳自知困扰与现实中的灯火人影之时,他调动了内心的幻影。这又是一次注定失败的反抗。以“幻影”对抗“光影”,本质还是在“影子”中徘徊,我猜想,作者想说的是,不彻底的革命,是注定悲剧的。

读完小说,像是经历了一次悲剧的洗礼。从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面对诱惑时的软弱的抗争,母爱的无力……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或许,是时候打破幻象,迎接现实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748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阅读《人世间》读后感1000字

    阅读《人世间》读后感1000字: 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对此书的感触再适合不过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的历史发展,都是存在…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9
  •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后感1500字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后感1500字: 文2017年5月当选,自传的中文版2017年12月出版,以卢武铉死亡作开头,以卢武铉归葬、三周年纪念收尾,不是一本轻松地书,但字里行间以叙事…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9
  • 《我们一起走,迪克》读后感1000字

    给忠犬迪克的一封信――读《我们一起走,迪克》有感 组别:小学 访问量:202 发布时间:2018-09-01 : 合肥市梦园小学 班级:五(4)班 作者:葛一茗 指导:杨娟 迪克:…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54
  • 《平成十二年》读后感1000字

    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爱恨交织。但在二战后日本能走出战败阴影,迅速崛起。其发展路径及政治决策是我一直很好奇的点。本书虽然内容较为概括,许多问题未深入分析,但其中阐述的日本发展路径与中…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52
  • 《吹小号的天鹅》读后感400字

    【第1篇】 2014年的我读了一本书叫《吹小号的天鹅》。故事里面的主人翁是路易斯。 路易斯是一只雄性哑巴天鹅。他从小就不会说话。它为了和别人交流从澳大利亚飞到了芬兰找到他的汤姆斯特…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78
  • 《牵着炊烟的手》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牵着炊烟的手》,作者是冰心。 20多年来,冰心奖沿着冰心老人生前所期许的严肃、高雅、独立和纯正的文学轨迹,健康而有序地运行着。 这本书写了很多内容,有哈娜,哈娜讲…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