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一曲悲歌有笑声

知道鲁迅先生的人,多少对他的作品有些了解,多少也知道一点儿先生作品中的人物,想必也该知道孔乙己。

孔乙己这个名字,出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一个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的人物,无疑是可悲的,而故事的背景也就注定了孔乙己命运的“可悲”。

从孔乙己出场,整篇小说就带上了些讽刺和悲剧色彩,而且越往后,这种讽刺和悲剧就越明显。一部优秀的小说,它的意义和价值是要靠读者细细品出来的。孔乙己的“悲”也是读者悟出来的——有人初读这篇文章时,是笑出声来的,所以全文一定会有一个“误导”读者的地方。《孔乙己》中,这个地方已经被提示得很明显了:一个悲剧小说中,从头到尾,各行各业人的笑声。悲剧里的笑,显然有那么些不自然,又是那么刺耳,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喝酒的人看着他笑”,“众人哄笑起来”,“也都哄笑起来”,“附和着笑”,“在笑声中走散了”,“笑着对他说”,“便和掌柜都笑了”……从头一直笑到尾,笑声愈响,欢快的气氛就愈浓,孔乙己的悲惨色彩就愈浓重,以至到后来孔乙己自己都无底气了,低声地恳求道“不要取笑”。

我们不知道孔乙己年轻时的样子,但至少,他现在是悲惨的。在无情的科举制度的毒害下,孔乙己真正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书的数量还是有限的,也是由于科举,导致孔乙己只重视课本,轻视劳作,甚至是排斥劳作,也滋生了他“好吃懒做”的恶习,于是钱越用越少,小偷小摸的行为越来越多,被人们嘲笑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使他的生活陷入一个死循环,最后困死在这个漩涡里。我也无法判断究竟是该斥责他,还是同情他。他的一生是一曲悲歌,只是这首歌,以笑声开始,又闭幕于笑声之中。“孔乙己总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回过头,看看悲歌中的笑声。老板打趣孔乙己时,戳其软肋,以寻求自己的快乐。由此,看来这个老板并不高尚。而围观的群众,也是一个劲地起哄。在这个势利、冷酷的年代,是不会有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宣扬正义的。他们的良知跟着笑声灰飞烟灭。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笑闹无心的。这也是小说给人些许温暖的几个地方之一。孩子们是可爱的,孔乙己也是有其善良的一面的,他把善良用在孩子们的身上。而叙述者“我”,也是一个孩子,同样不乏同情之心。

再读这篇文章,我再也笑不出来。因为虽然孔乙己的悲剧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根源是因为冷酷无情的社会和罪恶的科举制度。

但愿这种笑声我们永远不再听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757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重返狼群读后感1000字

    重返狼群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个悲欢离合,而又乐观向上的故事。一只名为“格林”的小狼,身世凄凉,而被画家李微漪收养。但因种种原因,格林不得不重返狼群。就这样,一狼一人,便经历千…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61
  • 警察故事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怀着好奇与感动的心情认真读完了8个警察的故事,让我对西安市的警察叔叔和阿姨工作中的那份舍身忘我、奋不顾身、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所感染。我感动了,他们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为我们…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261
  • 《混血豺王》读后感300字

    《混血豺王》这本书是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大家有可能不太了解沈石溪,那就让我来介绍一下他吧!原名沈一鸣,192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1969年初中赴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91
  • 《列那狐的故事》之《谨慎的白颊鸟》读后感400字

    列那躺在路上装死,饱餐了一顿味道鲜美的鱼;骗狼舅舅叶森格伦用尾巴钓鱼,害得狼舅舅成了秃尾巴的狼;用花言巧语骗到了乌鸦田斯令刚到手的奶酪……但列那唯独没有骗到谨慎的白颊鸟。 《谨慎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929
  • 《虎门销烟》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自从读了《林则徐虎门销烟》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潮像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林则徐为了禁止人们吸食鸦片,向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道光皇帝看了这个奏折后,封他为钦差大臣。…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68
  • 读《简爱》有感500字

    【第1篇】 一个瘦弱的女孩孤零地占据了整个封面,像是只被随意丢弃的猫咪,只觉得突然就被其孤独的情绪所感染。接触《简爱》这本书,就被它的封面触动了,于是放学有空时我便经常拿起来看一看…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