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艰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即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探究的一场艰苦的旅行。在本书中,余秋雨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故事,历代文人艰难的故事,我从中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风雨天一阁》

《道士塔》,余秋雨先生将这篇文章小说化,而表达的内容只用三个字即可说明,那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泪腔而仿佛在那几卷古书面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无力回天的哀怨叹恨道:“我好恨。”我仿佛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却无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个没知识没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为家成为了道士,在这段期间王道士对莫高窟进行粉饰,绘上了西游记的故事,这看上去美妙但却是对中古历史文物的一种亵渎。王道士的作为也的确反映出当时的教育落后,也为后来的损失埋下伏笔。不就王道是发现了这莫高窟里的经书,并视其为珍宝。后来英国的考古学家斯坦因知道这件事便前来,这里,余秋雨又为我们引出了一个桥梁似得人物,那边是湖南人蒋孝婉。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类桥梁似得人物往往被掩盖,但它却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蒋晓婉帮助英国人用仅仅30英镑换回了那几卷古书。可是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我阅读时发出的疑问。但我想可能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所迫吧,毕竟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身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国文人也只有到异国他乡谋出路了。

当王道士听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警惕、闪躲、拒绝。这说明当时的他还算有点良知,但后来他却又同意了,这也就是因为他之前的经历,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时一年化缘化来的钱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于善意希望中国文化能在各国展览,但却是这一念之差酿成终生遗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拦住他,但后来却又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怕官兵私藏呢?还是怕军阀混战搞得古书葬身于战场呢?原因数不胜数,最终让它在异国展览可能还会完整吧。

这便是《道士塔》,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们年轻人在面对祖国文化遭受侵略时要勇于站出来维护,不像王道士那样愚昧软弱。同时也在呼吁保护历史文物。

“二百年的积存,可散于一朝;三千里的搜集,可焚之于一夕”说的便是位于宁波的天一阁。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这一可笑的词,后来这个可笑的词又被献给康熙帝。古人好讲“健全”“圆满”,也擅长把这些完美的修饰词留给自己的掌权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妇女登楼”的封建族规。是一个酷爱书籍的女子最终抑郁而终。这也反映当时在既缺少人文气息有无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读一点书,其实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败了,却让我很感动。《天一阁》的真谛大约是叫我们坚持文化的积累,沉淀出浓郁的民族情节。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华民族文化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许如秋雨先生所言“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也罢,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碟躞,以此为归。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769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感悟人生——读《人生》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清晨,紫罗兰与我一同梦醒。参差不齐的年轮日记上,风化了时间的气息;晓枝上静卧着的鸟儿,是否吟着春曲?捧一本路遥的…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6
  • 读《无敌十兄弟》有感500字

    中秋假期,我和、一起阅读了《无敌十兄弟》这本故事书。书中描述了杨歌和装在口袋里的在终南山寻宝,捡到一个手镯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精彩,读后我很受启发。 神奇的手镯里住着十个兄弟,他们每…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55
  • 飘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夜渐渐深了,星星偷偷地从云彩后面跳出来,将自己仅有的那一点光芒无私地撒向大地。如果说每一本书都…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0
  • 永远的守灯人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永远的守灯人》中有一位这样的人物,…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48
  •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_1100字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100字 虽然自己目前还没打算生育,但到了适孕年龄,周围朋友也陆陆续续开始有了孩子,近些年我开始关注教育及亲子问题。探索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变化,总结不同年…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65
  • 《蒙田随笔》读后感_900字

    《蒙田随笔》读后感900字 喜欢原因: 1)欧洲近代三大散文之一,而我喜欢的原因是因为作者独到奇特的见解和思想。 2)哲学随笔,给人以深思、反省。 3)漫不经心而一挥而就的作品。观…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