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的余温

这是一篇高中高一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心就是那么一小片圣地,我不会将每种感动都寄存于那里,久到我都忘记经历了多少春夏球冬,久到我都不曾发觉何时我已蹿长成一颗挺拔的白杨……

心灵的某一处微微闪着荧光,足心一股温热撺上我的心头,猛一惊,看着脚,涌入眼前的是一双花俏的帆布鞋,我想念曾经的棉鞋。

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扎着羊角辫,挂着两窜鼻涕,和同龄人不分性别的伙伴打成一片的“脏娃娃”。

大雪纷飞,如雨滴泻下,万物已经冬眠,惟有那棵百年长青屹立于雪地,树梢上的透亮的晶体闪着亮光,整齐的大地没有一丝杂物,洁白的让人不忍践踏!可对于我们那群童稚的孩子也就无所谓了。在雪地里,我们像脱了缰的野马,狂奔着,打雪仗,抱在一起滑倒、狂奔,一张冻的通红的脸颊却喜盈盈的……

回到家,“奶奶,我回来了!”奶奶看着我的脚,先一愣,生气地吼到:“怎么这么淘,看新鞋成什么样子了!”我下意识的看了看脚上奶奶刚做的新棉鞋,红色的棉布成了深黑红色,我才感觉到脚已经被水渗湿,凉凉的,可是心仍是一股热,“脱下来,我帮你烤干”奶奶一脸望子不成龙的不情愿,坐在火盆边,我才发现,棉鞋那么厚,鞋底是奶奶一针一针在轮胎底下缝出来的,内部用花布围着,垫了足足2cm厚的棉花,我心一惊,怪不得不觉得冷,脚总像在阳光下穿行,暖暖的,可某天,我才看见,奶奶穿的棉鞋却只垫了一层薄薄的棉花。

长大了一些,冬天还是冬天,阳光也是那么寒冷,而陪伴我的仍是一双温暖而苯纯的棉鞋,它也是奶奶一针一线缝的……

我们总喜欢在冬天跳皮筋,一次去奶奶家,“哟,孙女,脚趾都快出来了”。我才发现,大拇趾处一团棉絮已被挤了出来,我窘迫的看着奶奶,那团棉絮却像一只白色的蝴蝶在我那红格子为底的棉布鞋上轻松的跳跃,我脱下鞋,曾经熟悉的动作,奶奶偶尔将针在头上蹭两下,奶奶已戴上了花镜,苍老了许多……没过几天,一双崭新的花碎步棉鞋展现在我的眼前,曾经相似的一股暖流涌入心头,雪地里我快乐地玩,教室里我安心踏实的学习……

去年冬天,如往年一样,下着大雪,我穿着奶奶的棉鞋快乐奔跑,依旧红色为底,黑色碎花。我曾问他为什么是红色为底。奶奶笑而不答,最后说:因为他代表温暖,奶奶希望你健康幸福,只是,一直迫徊在我眼前的是,奶奶那双被针扎了无数血眼的粗糙的手……

前几天去奶奶家,奶奶拉着我的手问:“今年做不了鞋子了,孙女一定会冻坏的,哎”我替奶奶理了哩额前的散发,抱着她在她耳边轻叹:“不冷,以后我会好好疼你!”

何时何地,我不怕失败,足心总有一股余温在我身体散开……我不怕寒冷,心中有一位老人为我燃着一支不败的圣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952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浒传作文观后感400字左右

    《水浒传》这本书里有108位好汉,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每一个都是一个不同的哲理人生,他们昭示我们无限思考,也永远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思想与情感的启迪和力量。那么你知道《水浒传》的观后感…

    作文 2022年8月21日
    51
  • 关于生活需要爱的作文500字600字700字

    第1篇:生活需要热爱 生活是彩色的,生活是有味的生活是看的见的,但生活是需要热爱的。 热爱生活,活出色彩。红色代表成功,绿色代表新生,蓝色代表喜悦,黑色代表艰辛,色彩能代表一个人的…

    作文 2023年2月24日
    31
  • 读《捕鸟人和冠雀》有感

        自从读了《伊索寓言》后,《捕鸟人和冠雀》给我印象犹为深刻,它讲的是一名捕鸟人正在张网,冠雀从远处看见了,问他干什么。捕鸟人回答说。是…

    作文 2022年9月10日
    62
  • 小学生读后感【精选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作文 2022年8月27日
    77
  • 有时我也想正义一回

    有时我也想正义一回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总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但是真正的成长是当你不知道你的想法是正确还是错误时,你所做出的选择,那才是成长。 记得又一次,一个新闻差点让大家都不去扶…

    作文 2023年2月24日
    17
  • 《围城》读书笔记3000字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

    作文 2022年10月14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