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故事,我们何曾忘记——长征精神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作文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曾几何时,中华神州在日寇与美英等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惨遭摧残,无数炎黄子孙被肆意屠杀,鲜血染红了神州大地,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却有近三十万伟大的先辈,完成了世界奇迹——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革命圣地延安的红军们在毛主席的率领下,四渡赤水河,急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还要随时防备敌人的追击,以牺牲无数革命先辈的性命完成了长征。那些逝去的红军战士,甚至连坟墓都没有一座,有的埋在青山,有的葬在绿水,而他们的魂魄,葬在这悠悠的天地之间,葬在这蓝天白云之间。

长征途中环境恶劣,装备条件落后,最小的红军仅有三岁,她——就是贺龙将军的亲生女儿。贺龙将军作为一位将军,同时作为一位父亲,在艰苦的旅途中没有被挫折所击垮,反而带领队伍战胜重重困难,让敌人望而生畏,最终取得胜利。这是革命者的信仰,不摧的信仰,坚信中国——这只雄狮苏醒的信仰!正是因为数十万红军战士都有着共同的信仰与目标,才能胜利完成长征。

长征旅途何其艰辛,光有信仰又怎能克服万千难关?红军的伟大更体现在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长征途中,贺炳龙也是一位出色的红军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这位战士不幸受伤,在治疗时,因装备不足,不用麻药直接进行手术。如今的我们,一道细微的伤口足以让父母担忧不已,可在那个年代,这位意志坚强如铁的战士,仅仅凭借意志力,支持自己完成了手术。这是革命者的意志,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意志!正是因为数十万红军战士都有着同样坚强的意志,才能胜利完成长征。

长征如此艰苦,可为何革命先辈们一个个视死如归?在那个硝烟纷飞的年代,这些革命先辈们不为自己,只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沦为日寇及美英帝国主义等国家的奴隶,只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国家,只为了向世人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只为了向世人证明,我们——是炎黄子孙,轩辕传人,是不可被欺辱的英雄!为了这份尊严,为了这份荣誉,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之危,向世人展现出了中国雄起的资本!这是革命者的精神,无私的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因为数十万红军有着同样无私的精神,才能胜利完成长征。

如今的中国,在一代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之下,如同苏醒的雄狮,再次昂扬起高傲的头颅,俯瞰曾经欺辱过我们的帝国主义国家。南海之争——中国用实力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不可欺凌的!

中国,母亲!您的故事,我们何曾忘记!我们得以生存在这样一个幸福安宁的国家之中,是您的恩赐!我们还有什么是不满足的呢?每每想到革命先烈们所作出的牺牲,我们又怎么能碌碌无为,虚度年华呢?我们会为了报效您,祖国,为了报答红军先烈而努力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012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要记得你

    这是一篇高中高三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着《妞妞》,我几次想停下手来,不看了,不要再看了。那个一岁多,初到人间的可爱妞妞,她比谁都乖,乖到让人心疼。…

    作文 2022年12月27日
    35
  • 我的心事

    这是一篇叙事我的心事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脑海里如电影回放般的出现干菜的一幕幕。 “我就说是你忘了吧,你还不信,一口咬定没…

    作文 2022年10月25日
    56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文800字

      世间万物都在诉说着,世间的美好。天空说是雨后的彩虹;大地说是芬芳艳丽的花儿;森林说是具有着天籁之音的百林鸟;大海说是耀眼而妖艳的珊瑚……而我倡导:&…

    作文 2022年9月10日
    53
  • 记北干山之旅叙事作文

      北干山顶上,几队学生脸上挂满汗水,但是脸上却还是有着胜利的笑容。这是为什么呢?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   周二,班长终于是宣布了去北干山的计划,虽然很早就知道要去,但听到时我的心…

    作文 2022年10月17日
    61
  • 无尽的感恩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七彩的唱片,那么感激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绚烂;如果说生命是一首和谐的歌,那么感激…

    作文 2022年11月12日
    41
  • 残雪或月华作文1000字

      从小到大听过无数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千姿百态、酸甜苦辣、各不相同。小时候觉得故事神秘非凡、梦幻无常十分向往,长大后才明白,故事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向往或是对自己的向往…

    作文 2022年9月6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