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古典长廊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的沉淀,博大而精粹,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无一不是唯美的,从结绳记事到龟纹问卜,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古人的智慧让我们惊叹赞赏。

古典如画,于是我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领略古人的风采与智慧!

走在古典的长廊中,我看见了一对凄美的情侣。上天注定他们无缘,他们庙里求签,愿菩萨保佑他们,可惜天不随人愿,最终他们因种种原因阴阳相隔,但他们情比金坚。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便化为蝴蝶永生永世长相厮守。噫!我被他们生不同寝,死不同墓的爱情所折服,他们又可曾想到,千年之后这段凄美的故事会成为佳话呢?在宋朝我与苏轼一同出猎,我们在树林中痛饮一翻,在临别前他发出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叹息,为他感到惋惜,一个人才埋没了。而在那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才被淹没了呢?无可计数,大多数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却没人去当伯乐来发掘这些人才。

在繁杂的世界中我探访到了,一处幽静的世外桃源,这个地方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乌纱帽的重负。那里南面有座大山,在山脚下依稀可见一户人家,走上前去在房后有一丛菊花,而菊花丛中傲然伫立位老者,他在那些高洁的菊花中悠然自在,仿佛是为仙人。他每天披星戴月,朝而往,暮而归的辛勤劳作,无奈他不曾事农桑,在南山下中的豆子长的是草盛豆苗稀的一番景象,见我前来拜访,老者接我到屋前的桌子前请我品尝它的菊花茶,我们品着茶,话着桑麻,他说他曾为过五斗米而弃官回乡。来到此处,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我赞叹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丝竹扰乱心神,美哉,静哉。

在山间漫步行走,忽听一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寻声而望,只见一中年男子,在蜀道上一手握一瓶酒,一手端着杯盏,在那饮酒作诗。我上前去听他作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诗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男子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切,让我想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句。我感受到了面前这位男子的爱国情结。于是,我上前与他攀谈,我与他讨论天下局势,而他视我为知己,我俩把酒临风,吟诗作对,好不快哉,我听他吟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将进酒,君莫停。”我感到他内心的怒火与无奈,于是便劝解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愿君珍重。最终我因不胜酒力,而昏睡过去,醒来时,那男子已不知去向何处。人已去,可他吟的诗仿佛还在我耳边萦绕,无奈,只得感叹踏上归途。

漫步在古典文学的长廊中,我见到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有的为情所悲;有的避尘隐世;有的怀才不遇而倍感愤怒与无奈。这一人人,一幕幕汇成了中华之精粹,民族的明珠。感古人的才情,忆旧人时节儿时明月,心生感触,作此篇,聊慰吾心,愿古典之花,永不凋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013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趣的游戏作文350字

      今天,我来到快乐作文班,我一走进教室老师就说让我们玩游戏,我高兴极了。   我们玩起了游戏,老师先说了游戏规则:两队抽签决定先后,各小队排队入场,每人一次机会,最后哪一队进球次…

    作文 2022年9月10日
    55
  • 三年级作文:可爱的小妹妹

    三年级作文:可爱的小妹妹   摘要:这就是我可爱又有点调皮的小妹妹,我爱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叫婷婷,她今年3岁了,她有着一头乌黑的短发,她的脸上常常挂着微笑,还有一双单眼皮,还…

    作文 2023年1月7日
    31
  • 景物描写片段

    1、桥旁的彩灯随着音乐灵动摇弋;河里,一柱柱彩色的喷泉如水龙一样冲上云宵,在壮观中不失缠绵、在细腻中不失大气;状元桥上飘洒着金辉银光,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一丝丝如草一样绿…

    作文 2022年7月31日
    86
  • 留住童年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去年底,我们搬家了,妈妈让我整理一下要搬的东西。她说:“你长大了,应该自己学会收拾东西了。&rdqu…

    作文 2022年12月1日
    41
  • 元旦快乐叙事作文7篇

    元旦快乐叙事1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妈妈带我到外面感受一下元旦的气氛。大街上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好不热闹,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熙熙攘攘,原来人…

    作文 2022年10月16日
    30
  • 关于教师节的诗歌:人民教师赞

    妙手裁春春色妍, 桃李争开朵朵鲜。 不是园丁辛勤育, 哪得祖国春满园?

    作文 2022年10月2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