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
为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20xx年倾力打造交通气象、海洋气象、城市气象、能源气象和农业气象等具有**特色的五大气象服务品牌”的省局重点工作目标,20xx年4月13日至14日,**市气象局范德新副局长带领业务处、装备中心、气象台和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赴启东(吕泗)和如东县进行了学习调研。调研组通过座谈和现场参观等方式,对**市海洋经济建设和发展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海洋气象服务的现状、服务需求以及发展方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针对**市海洋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海洋地理特征、渔业生产和港口开发等基本情况
1.地理特征。**东濒黄海、南临长江,地处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之间,海岸线北起海安老坝港、南至长江入海口的启东圆陀角,涉及全市5个县(市)、26个乡镇。全长206公里。其中,如东海岸线106公里,启东海岸线77.5公里;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2100平方公里(21万公顷)。
2.渔业生产。**是我国沿海地区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江在此入海,**沿海海水营养丰富、有机物多,为鱼、虾、贝类等提供了充足饵料,给沿海水产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条件,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近海鱼类约130多种,多获性鱼类75种,优势种有7~8种。其中滩涂贝类资源居全省沿海各市之首,文蛤、四角蛤、青蛤、西施舌、竹蛏、毛蚶、泥螺等优势品种蕴藏量丰富。近年来,全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05万亩,年产量达到18万吨,其中贝类产量达到16.6万吨,文蛤出口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
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沿海是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紫菜育苗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养殖基地,紫菜养殖面积达20多万亩,年产条斑紫菜约14亿张,养殖与加工总量均占全国紫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吕泗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虽然,随着近几年全市海洋捕捞转产转业工作的推进,**海洋捕捞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规模仍然保持。目前,全市投产捕捞渔船近4000艘,其中远海作业船只1000多条,海洋捕捞年产量近40万吨,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3.港口开发。近年来,**在新一轮沿海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大港口建设、大项目带动来促进开发。在深水海港的建设上,**加快洋口港码头、陆岛通道、人工岛、临港工业区四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上,全力推进lng接收站和燃气轮机电厂、大唐电厂等项目。以重大项目特别是重特大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绿色能源、石化、冶金、物流四大支柱特色产业,用大项目推进大开发。先后有洋口港工业区、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两大临港工业区和启东、海门、通州滨海工业区陆续开始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