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至2009年,是我县工业经济发生历史性巨变的30年。
1978年以前,由于受交通、能源等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县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属于工业经济成分的仅有一些手工作坊和小型的机械修造厂。在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指引下,经过30年的开拓进取和艰苦奋斗,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提高等阶段,工业企业的规模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行业从零散到集中,经济结构发展到国有、集体、私营、外资及股份制应有尽有,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了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格局。
30年的改革成就,改变了我县工业经济底子薄弱的尴尬境况,工业经济由此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速轨道,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彩30年:三十载改革开放 **工业阔步向前
●1991年,我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资华源铝箔制品有限公司诞生。同年,我县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作申尔佳制衣有限公司宣告成立。XX年,我县引进了全县第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东骏激光有限公司”。
●1994年至1998年,全县国有、集体企业相继实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
●1997年底,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兴县”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三区四带”经济发展战略。XX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县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XX年—2020年)》。XX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两区五镇一线一基地”经济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饮料食品等支柱产业。2009年初,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建设以休闲食品、轻工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工业发展战略。
●1997年3月,我县确定建设鹤山商贸经济发展区。1999年10月,鹤山商贸区与县工业区合并,组建了**县工业商贸区。XX年10 月工业商贸区更名为“**县生态工业区”。XX年,生态工业区被市委、市政府定位为“**工业集中发展区”。XX年,县委、县政府又在寿安镇规划建起了“寿安镇工业集中发展点”。
讲述30年
人物档案:梁治明
1971年—1980年,国家建委第二工程局第三工程公司工作;
1981年—1982年,**县肥皂厂工作;
1982年—1983年,任**县工业局主管会计;
1983年—1997年,任**县经济委员会主办科员、企业管理科副科长、副主任科员、企业管理科科长;
1997年—XX年,任**县计划和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XX年—XX年,任**县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XX年—XX年,任**县经济发展局副局级调研员;
XX年—XX年年,任**县经济和发展改革局副局级调研员;
2009年至今,任**县发展改革局副局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