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美好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春夏秋冬无限地轮回,大地一次次被刷新,但我们的心总有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存在。

我与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在农村出生,如今我早已跟随父母到城市里生活,很少回老家。但农村印象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挥之不去。它们是我的人生中一块不一样的拼图。

去年有幸回到了这个让我梦回萦绕的地方,一个人来寻找儿时的记忆。

老屋并不大,只有近一百平方米,这里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就再也没人住了,给人的感觉很是破败。

缓缓踏过大门前从生的杂草,跨过布满灰尘的门槛,我有点恍惚。

记忆的黄页被翻开了。一个穿着绿色衣裳的小男孩就睡在这不宽的门槛上,似乎很是享受,那便是年幼的我。依稀还记得我为此还被爷爷狠狠地拍了好几下屁股,因为睡在那容易着凉。想到这儿,我的嘴角不自觉地翘起。

进门后一股陈腐味扑鼻而来,屋顶的几个破洞正朝我射下刺眼的光束。我抬头看向屋顶的正中心,那里是一个挂钩。我不太清楚它的作用,上面孤零零地挂着一个破洞的鸟巢,上面再无燕子的身影。曾经听爷爷说,这是燕子筑的巢。农村的屋里有燕子光顾,说明是好人家。所以我从不会去破坏它。多年来,燕子飞来,又飞走,和我是那样的亲密无间。只是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走进左侧的房间,我的视线立刻被靠在墙角边的躺椅吸引住了。这是爷爷曾经休息的地方,他总是眯缝着眼,一边摸着小猫,一边躺在椅子享受午后的阳光。我摸了摸躺椅,径直坐了上去,并不介意上面的灰尘。“吱啦……”躺椅似乎有些不堪重负,痛苦地叫了起来。这才惊觉,因为久无人坐,它都快腐烂了。

再看看周围,一台老旧的电视机也出现在了眼前。满满的回忆又一点点地溢了出来。年幼时,我老和姐姐抢着看电视,一看就是大半天,声音放得比打雷还要大。都夜深人静了,还把头探出被子看,舍不得睡觉。惹得爷爷一巴掌打过来,把我们打回被窝……

想到这里,我不禁回到了厅堂。厅堂的案香上,摆放着爷爷奶奶的遗像。他们是那样的慈祥,昔日音容仍在,如今却只是黑白相片一张,被相框永远定格着。

我缓缓走向遗像,轻轻地拜了三拜。老人们已经离世,新生代正在茁壮成长,二老安息,安息!

转身走出了门外。屋对面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它是家乡的脊梁,撑起了家乡的天空。

再远处,一股股炊烟飘向无边的苍穹,一声声犬吠飘入了我的耳中。这是城市久已见不到的景象,只属于农村。

也许,久未归乡的学子,就应该像我这样,回来看看当年居住的老屋,感受记忆中已经淡薄的乡村的恬静与悠闲。即使记忆渐渐远去,即使房屋渐渐破败,也比城市中的钢铁森林有趣得多。

家乡,让心安放的地方,是我心中永恒的美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141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感谢生活的作文5篇

    感谢生活的作文5篇   感谢生活作文1:   从出生到现在,我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每一次都能欣赏到风雨过后的美丽彩虹。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我身边有太多爱我的人。今天,我要敞开心扉,抒…

    作文 2023年1月14日
    23
  • 元旦乐

    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2017年元旦在大家的期盼下如约而至,学校特意举行了庆元…

    作文 2023年1月29日
    31
  • 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地球

    这是一篇小学三年级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如今这个年代,低碳这个词,也许人们并不陌生,有人还天天为它打着广告,而,真正知道它的意思的人并不多,但。已有…

    作文 2022年12月27日
    29
  •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这是一篇小学四年级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从小到大,我耳边一直有一句话鼓励我: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 以前,我写字很差,于是,妈妈和老…

    作文 2022年12月12日
    54
  • 二年级上册看图作文及范文【精选7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册看图作文及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

    作文 2022年8月24日
    71
  • 我懂得小鸭子的心思

    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鸭子,我非常喜欢它。它有一双黄黄的脚蹼,毛绒绒的身体像一团金黄色小棉球,嘴巴扁扁的,粉嫩…

    作文 2023年1月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