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惠子相梁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惠子相梁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相梁:在梁国当宰相。梁:魏国的都城,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根据史实魏国都城叫大梁,所以魏也叫梁。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或:有人。

  于是:与现代意思相同,可直接翻译为“于是”。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因为色白如洁白的绢,故称。

  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醴:甘甜。

  于是:在这时。

  鸱(chī):人教版语文书中解释为猫头鹰。

  吓(hè):模仿鹞鹰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夫(fú):句首语气词,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那鹓鶵。

  三:虚指,多次。

  发于南海:于,从。

  飞于北海:于,到。

  子:你,指代惠子。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夫鹓鶵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相

  惠子相梁:做宰相

  欲代子相:做宰相

  ④于是

  于是惠子恐:表转折

  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⑤之

  仰而视之:代指鹓鶵

  子之梁国:结构助词“的”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邪, 通“ 耶” 语气词,相当于“吗”

  

  省略句

  原句 惠子相梁

  改 惠子相于梁

  译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

  倒装句

  原句 夫鹓雏(刍鸟 同音)发于南海 状语后置

  改 夫鹓鶵于南海发

  译 鹓鶵从南海出发

  

  名词作动词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吓:威胁,恐吓

  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①非梧桐不止

  止: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

  比喻意义

  鹓鶵比喻意: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

  梧桐等比喻意:志趣

  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见利忘义,没主见的人。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惠子相梁 三日三夜 梧桐不止 醴泉不饮 练实不食

  

  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任务形成鲜明对照,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

  (一)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

  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鶵”“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鶵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按:庄子和惠子本是朋友,惠子先于庄子而逝,在《庄子·徐无鬼》中表现了庄子对墓中的惠子的怀念。

  (二)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清高的品质。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

  比喻意义

  鹓鶵比喻意∶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

  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

  作为寓言,它给我们的启迪是:在还未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或还未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切不可妄加猜忌。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成鲜明对照,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

  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

  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鶵”“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鶵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按:庄子和惠子本是朋友,惠子先于庄子而逝,在《庄子·徐无鬼》中表现了庄子对墓中的惠子的怀念。

  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清高的品质。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2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姜夔《长亭怨慢》翻译赏析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译文】  即使有并州制造的锋快剪刀也枉然,亦难以剪断万缕离愁别苦。 【出自】   南宋 姜夔  《长亭怨慢&m…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
  • 唐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白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 高考文言文复习冲刺策略

    高考文言文复习冲刺策略   在高三复习迎考中,许多学生不太喜欢或很少“朗读”文言文,所以,绝大数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即对语意及用法所产生的直觉感知还是比较“浅”、比较“滞 ”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济南小升初语文试卷文言文练习题的内容

    济南小升初语文试卷文言文练习题的内容   一、《杨氏之子字》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25
  •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

      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8
  • 逍遥游(节选)

    朝代:先秦 作者:庄周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5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