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解:懂得。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3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子猷逸事》“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子猷逸事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①不羁,初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后作桓车骑②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80
  • 文言文的自传

    文言文的自传 文言文的自传1   吾生于九六年六月,姓黄名子乐,未有字,人送外号曰可乐,心中好不欢喜。乃广东珠海人氏。性格开朗,好与人交谈,活泼好动。吾不汲汲于富贵,只因时时盼横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5
  • 描写山水的古诗30首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6
  • 张先《天仙子》全文翻译赏析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译文]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月光破云而出映照着花儿婆娑的身影。   [出典]北宋张先《天仙子》   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1
  • 南齐书明僧绍传文言文理解和答案

    南齐书明僧绍传文言文理解和答案   南齐书明僧绍传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   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并不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7
  • “月明千峤雪,滩急五更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月明千峤雪,滩急五更风。”这两句是说来进士苦吟的情景——明月高照,千峰积雪,天寒地冻,来鹏在构思苦想;五更风寒,滩声湍急,天将破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