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花似伊》原文及译文

《长相思·花似伊》原文及译文

  《长相思·花似伊》是由北宋词人欧阳修所写的一首送别词。该词上片描写送别情境,下片则转写别后情境。全词以景语结情,熔情入景。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相思·花似伊》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相思·花似伊

  欧阳修〔宋代〕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看着那花儿像你,看着那柳枝也像你;正是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伤心的人儿不禁垂首默默流泪。

  一个长江的东边,一个住在长江的西边,好似两岸的鸳鸯在两处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逢呢?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作品。描写一对青春别离的夫妇,别后妻子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亟盼早日与丈夫相逢团聚。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

  词的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正是花繁柳茂的时节,花如人,柳如人,正在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了。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伊人面若桃花眉似柳,正楚楚可怜地低头泣下,原来是因心上人即将离别而黯然神伤。

  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恋人被大江分隔,一个住长江头,一个在长江尾,仿佛是两岸的鸳鸯两处飞,相逢机会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这位“花柳青春”的妻子就只好“低头双泪垂”了。绵绵相思之情,尽在结句的设问之中。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公元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词人任夷陵县令。时年欧阳修30岁,在长江边送走心爱的人,两地分离,不知何时相见,看着江边的花儿和两岸鸳鸯成双地飞舞,被贬失意加上离别相思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3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轸贵于魏王

      【文言文】   陈轸(《战国策》作“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0
  • 《清明日清娥画扇中》全词翻译赏析

      《清明日·清娥画扇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 初中语文诗词名句分类汇总

    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1
  • 拷皮知主文言文翻译|启示

      《拷皮知主》这篇文言文出自唐朝李延寿所著的《北史》。 文言文   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少时,将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是雍州…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9
  •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全词翻译赏析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出自晏几道《思远人》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旧五代史龙敏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唐庄宗定魏博,敏闻故人冯道为霸府记室,乃客于河中,岁归太原,馆于冯道之家,监军使张承业即署敏为巡官,典监军奏记。庄宗平河、洛,征为司门员外…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