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译文及鉴赏

  《扬之水》

  先秦:佚名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扬之水》译文

  弯弯的小河水静静地流啊,成捆的荆条漂载不起来啊!我娘家兄弟实在是太少啊,眼下就我和你咱夫妻俩啊!你千万别信他人传闲话啊,他们那是在挑拨诳骗你啊!

  弯弯的小河水哗哗地淌啊,成捆的干柴漂载不起来啊!我娘家兄弟实在是太少啊,眼下就我和你咱夫妻俩啊!你千万别信他人传闲话啊,他们那些人实在不可信啊!

  《扬之水》注释

  扬之水:平缓流动的水。扬,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一说激扬之水,喻夫。

  楚:荆条。

  鲜(xiǎn 显):缺少。

  女(rǔ):通”汝“,你。

  言:流言。

  诳(kuáng):欺骗。

  信:诚信、可靠。

  《扬之水》鉴赏

  此诗从扬之水起兴。悠悠的流水啊,漂不起成捆的薪柴。诗经中多次出现扬之水,也多次出现“束楚”“束薪”之类。《诗经》中的兴词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凡“束楚”“束薪”,都暗示夫妻关系。如《王风·扬之水》三章分别以“扬之水,不流束薪”“不流束楚”“不流束蒲”来起兴,表现在外服役者对妻子的怀念;《唐风·绸缪》写新婚,三章分别以“绸缪束薪”“绸缪束刍”“绸缪束楚”起兴;《周南·汉广》写女子出嫁二章分别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起兴。看来,“束楚”“束薪”所蕴含的意义是说,男女结为夫妻,等于将二人的命运捆在了一起。所以说,《郑风·扬之水》只能是写夫妻关系的。

  此诗主题同《陈风·防有鹊巢》相近。彼云:“谁侜(zhōu)予美,心焉忉忉”(谁诓骗我的美人,令我十分忧伤)。只是《陈风·防有鹊巢》所反映是家庭已受到破坏,而此诗所反映只是男子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妻子劝慰他,说明并无其事。如果将这两首诗看作是一对夫妇中的丈夫和妻子分别所作,则是很有意思的。

  此诗抒情女主人公是忠贞、善良的,同丈夫有着很深的感情。她因为娘家缺少兄弟,丈夫便是她一生唯一的倚靠,她把丈夫看作自己的兄弟。在父系宗法制社会中作为一个妇女,已经是一个弱者,娘家又力量单薄,则更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中有的女子虽然因为美貌会引起很多人的爱慕,但她自己知道:这都不一定是可靠的终身伴侣。她是珍惜她的.幸福的家庭生活的。但有些人却出于嫉妒或包藏什么祸心,而造出一些流言蜚语,使他们平静的生活出现了波澜。然而正是在这个波澜中,更真切地照出了她的纯洁的内心和真诚的情感。

  此诗运用了有较确定蕴含的兴词,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第一句作三言,第五句作五言,与整体上的四言相搭配,节奏感强,又带有口语的韵味,显得十分诚挚,有很强的感染力。

  《扬之水》创作背景

  此诗乃是一个妇女对丈夫诉说的口气。古时男子除正妻外,可以纳妾,又因做官、经商等常离家在外,是否沾花惹草,妻子多管不着。但礼教上对妇女的贞节则看得很重。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对误听流言蜚语的丈夫所作的诚挚的表白。

【《扬之水》译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1.《诗经:扬之水》鉴赏

2.诗经《扬之水》全文及译文注释

3.羔裘》译文及鉴赏

4.《丰》译文及鉴赏

5.《望岳》译文及鉴赏

6.诗经:扬之水

7.扬之水诗经

8.郑风·扬之水

9.诗经《扬之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4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孙鑨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孙鑨,字文中。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武库主事。世宗斋居二十年,谏者辄获罪。鑨请朝群臣,且力诋近幸方士,引赵高、林灵素为喻。中贵匿不以闻,鑨遂引疾归。起故官,进大理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81
  • 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方山子传翻译及原文

    方山子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

    古诗文 2022年5月8日
    398
  • 初冬即事呈梦得――白居易诗词全集

    初冬即事呈梦得 [唐] 白居易 青毡帐暖喜微雪,红地炉深宜早寒。 走笔小诗能和否,泼醅新酒试尝看。 僧来乞食因留宿,客到开樽便共欢。 临老交亲零落尽,希君恕我取人宽。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86
  • 文言文《原道》原文及作品赏析

    文言文《原道》原文及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原道》是韩愈的一篇著名哲学论文,选自《昌黎集》卷一一《杂著》之中。韩愈所谓道,指儒家的仁义之道,而“原”是推求的意思。这篇文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6
  • 苏辙《墨竹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墨竹赋》是北宋诗人苏辙的一篇赋。该赋通过客人与文与可对话的形式,表现了文与可画工的神似特点。 墨竹赋 苏辙 与可以墨为竹[1],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0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全诗翻译赏析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译文]  就像那山一样,从不嫌高度过高;就像那海一样,从不嫌深度太深。   [出自]   [出典]&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