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鉴赏及译文答案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清代:纳兰性德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译文

  愁绪像落叶一样撒落满地,而这愁绪却无人能够理解,露水打湿了竹叶的影子,我孤零零地站在空荡的台阶上,只有旧时曾共同照耀着我们的斑竹月色能安慰我的心绪。

  我宁愿让自己薄情寡义,不因多情而心累,阵阵歌声催得我柔肠寸断对着墙壁读你的信笺,不禁想起当初在灯前呼着热气暖手,为你书写心曲。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 “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秋夕:七月七日晚上。信步:随便漫步。

  愁痕:指青青的苔痕。

  琅玕(Iàng gà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这里是形容竹子的青翠。

  闲阶:空荡寂寞的台阶。

  潇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故名。

  “红笺”二句:意思是说信笺仍在,而信中模糊的字迹,让人想起当初夜灯下呵手写字的情景。向壁,李白《草书歌》: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原指面壁在墙上写大字,这里是说不停地在纸上写字。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创作背景

  七月七日,七夕佳节。天上、人间,花好月圆。词人在庭院中信步闲逛,看到月色下深浅不一的青苔,以及被秋露打湿的苍竹,那婆娑的竹影,此时此景不禁让词人感伤,想起了妻子,内心的凄凉油然而生,提笔写下这首词。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赏析

  纳兰的这首词,有着他一贯的忧郁风范。

  上片斟月光为茗,看林梢轻影,无须整理的心事。随着殷殷低唤,拂去轻尘,来到眼前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纳兰小令中的白描总是十分动人。信步竹林间,满地竹叶恰似愁痕点点。纳兰词里这样的情境有很多,夜寒露重时独立小院,衣衫必是不足御寒的,心境也必是凄凉无依的。而在这里,词人也不绕圈子,自己说得清楚明白,“闲阶小立倍荒凉”,空荡寂寞的台阶显得十分荒凉。

  而下一句,纳兰却又隐晦了,“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万千情意都浓缩在“潇湘”两字。潇湘喻指生死相隔。词句到了这里,纳兰的心迹也都铺显了出来,干言万语,还是悼亡。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只是如今,它却孤零零照在一个人清冷孤寂的身影上。

  下片写万籁俱寂,已寐难眠,此时正是“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是薄情吧,才会彼时那样不珍惜,是多情吧,才会如今这样放不下,生怕挂着笑的’嘴角一垂下来,眼泪就会忍不住跟着倾泻而出。黯然神伤中,借黑夜盖住内心的忐忑不安。

  这首词里,正是最后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最牵人心,想起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其实何曾薄情,淡淡一句清言,二人缱绻深情便呼之欲出。故事完结,谢幕散场,但总有白纸黑字,文辞依然。

  从全词看,本词采用前写景后抒情的常用手法,即由眼前实景追忆曾经的情景。结句描写一细节,使小词顿生妙趣,意韵悠长,情趣悠远。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本词采用前写景后抒情的常用手法,即由眼前实景追忆曾经的情景。

【纳兰性德《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鉴赏及译文答案】相关文章:

1.辛弃疾《虞美人·赋虞美人草》译文及鉴赏

2.虞美人古诗鉴赏

3.《虞美人》古诗鉴赏

4.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鉴赏及译文

5.纳兰性德《浣溪沙·姜女祠》译文及鉴赏

6.虞美人诗词原文及译文

7.《虞美人·听雨》译文及注释

8.纳兰性德《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译文及鉴赏

9.虞美人秦观译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5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读高考语文文言文课本。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唐太宗纳谏文言文翻译

    唐太宗纳谏文言文翻译   唐太宗纳谏是发生在唐朝初期的事情,主要人物是唐太宗、魏征以及裴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唐太宗纳谏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第一种   原文   贞观三年…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76
  • 机缘第二节原文及翻译

      机缘·第二节   作者:佚名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0
  • 晋书郭舒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郭舒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下文为大家分享了晋书郭舒传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郭舒,…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2
  •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718
  • 《黄葛篇·黄葛生洛溪》翻译赏析

      《黄葛篇·黄葛生洛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   青烟万条长,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綌。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