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原文译文及赏析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宋代: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译文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

  我忽然想念他们,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何等的风流俊逸!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注释

  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先: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

  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赏析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一联写诗人观赏杏花,以诗自娱,以自然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却并未道出诗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就对仗来说,此联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列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对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对仗要求和谐工稳,是六朝以来的总体趋势;但至唐代发展到极致以后,一些有创造性的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又致力于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对仗方式,力图求新求变,突破这种工稳,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里,就更是有意识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稳,而着重于两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陈与义的这一联,上句写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淡泊,下联写一个清丽的境界,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两句之间在字面上是否的对,倒没有特别注意。从这个角度看,这联诗也反映了宋人对唐诗的发展。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原文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1.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古诗翻译赏析

2.《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

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阅读答案

4.《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阅读答案

5.陈与义字去非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6.伤春陈与义原文翻译赏析

7.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原文赏析及译文

8.原文及译文赏析

9.陈与义《登岳阳楼》原文和译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6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阅读答案与翻译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4. 下面对《涉江采芙…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9
  • 苏轼《定风波》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204
  • 欧阳修文集――卷十三・居士集卷十三

      ◎律诗五十五首   【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嘉?二年〉】   少年乡誉叹才淹,六十犹随贡士函。握手亲朋惊白发,还家闾里看清衫。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试问尘埃勤斗禄,何如…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5
  • 唐诗咏怀古迹五首·其四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窥 一作:征)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 傅弈传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傅弈传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①入井,是何祥也?”弈对曰:“不为怪异。”谅不悦。及谅败,由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