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作者:李耳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注释:

  1、孔:甚,大。

  2、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

  3、容:运作、形态。

  4、恍惚:仿佛、不清楚。

  5、象:形象、具象。

  6、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

  7、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

  8、甚真:是很真实的。

  9、信:信实、信验,真实可信。

  10、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11、众甫:甫与父通,引伸为始。

  12、以此:此指道。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翻译: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解读:

  学术界一派观点认为老子的“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这种观点有待商榷。我们的观点是倾向于“道”具有物质性的这种意见。因为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又说“道”中有物、有象、有精,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在以后的章节里,还将遇到此类问题。

  此外,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1.老子道德经原文翻译

2.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

3.《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的原文及译文

4.道德经原文内容

5.道德经原文阅读

6.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翻译

7.公输原文及翻译原文翻译

8.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9.道德经名言精选及翻译讲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6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这两句是说,小儿女发现我悒郁寡欢,缠住我,绕膝依依,担心我又要离家走了。这个细节的描写,更能表现出诗人缺乏欢趣的情态。写幼子倚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8
  • 高考语文诗歌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文言文答题技巧   一、文言文、诗词的学习方法 问题   1:语文文言文看不懂   老师:要想提高文言文,也要注意一些方法。文言文的重点是积累,所谓积累并不是没有章法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6
  • 《天净沙·即事》原文及注释

      《天净沙·即事》元代乔吉元曲作家所写,共写小令四首,此为第四首。此曲系叠字小曲,全曲用白描手法,写出久别重逢后喜悦的心情,也写出了心上人的娇柔可爱。下面是《天净沙·即事》原文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1
  •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18
  • 鲁侯献岑鼎文言文翻译

    鲁侯献岑鼎文言文翻译   鲁侯献岑鼎是战国时期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将分享给大家的是鲁侯献岑鼎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   原文   1.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07
  • 精卫填海全集文言文的意思翻译

    精卫填海文言文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根据《山海经》记述这种叫精卫的鸟,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