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爱莲说原文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翻译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注释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7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文言文实词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文言文实词归纳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5
  • 观灯乐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842
  •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文言文教学,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4
  •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原文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原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关于高中必修五文言文原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游褒禅山记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7
  • 刘禹锡《台城》原文、注释和鉴赏

    刘禹锡《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 (1)台城:今南京的古城名。本来是三国时期吴国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38
  • 《吕氏春秋·博志》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  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