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踏莎行》翻译赏析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译文] 明天姑且不去思量他,可是今夜如何熬得过去!

  [出自] 南宋 周紫芝 《踏莎行·情似游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①。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释】

  ①游丝:细长飘柔的柳枝。

  ②飞絮:柳絮。

  ③阁定;静止不动。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译文】

  离情好似漫天飞舞的游丝,而分离的人儿飘泊在外,身不由己如风中飞来飞去的柳絮。离别时相视两双泪眼,空自相对。一条河溪烟柳树缕缕,却无法将那木兰舟维系。夕阳斜照下,大雁向远方迁徒,烟气笼罩着沙州草色苍茫。到如今离愁不可回忆。明天不去思量,可是今夜如何过去?

  【译文二】

  缠绵离情如漫空飘浮柳丝,漂泊游子似随风飞舞柳絮。离别时,珠泪盈盈空相望默默无语。一条小溪烟笼柳丝万缕,也难以把那远去的兰舟系住。

  鸿雁穿过斜阳高飞,烟雾弥漫沙洲草树。到如今离愁郁积多得不可数。且不说明朝要如何思量,只忧愁今宵怎样熬得过去。

  【评点】

  本篇为送别词。

  上片描写离别的伤心痛苦情态,设喻新巧贴切。起篇即连用两个比喻,概括出词人与情人分别时的心境。“情似游丝”,意思是缠绵离情如漫空飘浮柳丝,极为贴切地传达出神魂不定的别绪;“人如飞絮”,意思是漂泊的游子似随风飞舞柳絮,表达了茫然失落的别绪。前两句喻情、喻人,还交代出季节以及情事,比喻新颖,用笔简练,显示出词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泪珠阁定空相觑”, 离别时,两双珠泪盈盈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空相望却又默默无语。“空”字用得精妙,表明两人的难舍难分以及伤情都是无用的,流露出词人无奈以及无限的惆怅和凄楚之情。“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承接上句,写足了“空”字,一条小溪烟笼柳丝万缕,也难以系住那远去的兰舟。怨柳树无情,反映了情人的无可奈何。此外,本句也不着痕迹地暗示出两人分别的地点。

  下片写别后相思愁情,以凄迷景色渲染气氛。“雁过斜阳,草迷烟渚”,是“兰舟”远去之后眼前的风景,引出下句“如今已是愁无数”。联系下文,可知“如今”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傍晚时分就已被无尽的离愁所折磨,于是词人开始担心晚上怎样熬得过去。词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此意,而是先说一句:“明朝且做莫思量”,然后才说“今宵”,这种手法可谓高妙。词人是以“明朝”句作衬垫,烘托出今晚如何过的离愁别恨。“思量如何过”五个字,其实为“明朝”、“今宵”所共有,词人巧妙地将其分属上下句,其余部分省略。前句“思量”“如何过”,后句“如何过”即是前句所“思量”的,都可以按寻而知。此二句直接抒发离别的愁情,呼应了前面描写的薄暮黯淡景色。

  【赏析】

  本词是一首精彩的送别诗。起句直叙离情,并抓住别时的两种物象作比喻。以游丝喻送者的留思,又谐音双关下文的柳丝,以飞絮喻行者的难留,也暗示出这暮春时节,境与情妙合,甚佳。下片写别后的留恋与相思。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用“游丝”、“飞絮”作比,在古代诗词中是最常见的,并不新鲜。但本词以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涵而不露地点出季节,交待送留之情事。笔墨省约,比喻新颖,言简意丰,令人叫绝。“泪珠阁定空相觑”写惜别之情,情真意真游丝、飞絮、烟柳,均是眼前景物,既点明时节为暮春,又暗指情事为离别,可谓妙喻天成,写惜别之情,情真意真。“一溪”两句埋怨柳丝长不能拴住兰舟,悖理而入情,同时又巧妙地点出送别地点与行人所用的工具。一对恋人在绿柳垂丝,柳絮飞舞的春光中,在水边依依惜别的情境生动地凸现在读者的面前。下片也很精彩,妙在含蓄。既可理解为送者,也可理解为行者,故有绾合双方之妙,不必指实,反而觉得空灵剔透。

  这是一首咏别词,情似游丝未定,人如飞絮无踪。“情”是送者,“人”是行者。“一溪烟柳”本与人情无关,而送者竟抱怨其“丝垂”万条,为何系不住行人兰舟?这是面对别离痛苦的无奈之言。“雁过”句,叙别后之情。即便是不考虑明天如何打发,可今晚难熬漫漫长夜!结尾两句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平淡率真。全词悱恻缠绵,真切感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7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江西白鹿洞书院的诗词大全

    白鹿书院,全称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南。此地背山临溪,四山环合,环境幽胜。唐代江州(九江)刺史李渤早年隐居驯养白鹿于此,后称之白鹿洞。南唐于此设庐山国子监,宋初扩为书…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2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9
  • 秋江送客――白居易诗词全集

    秋江送客 [唐] 白居易 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 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 蒙蒙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73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马说翻译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马说翻译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9
  •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9
  •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宋代:辛弃疾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