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遇啬鬼》文言文翻译

  中国是世界四大之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渊源流长。而记录之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基本上都是文言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汉语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些记录着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无数典籍,成了令人望而却步的“天书”,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下面是《酒徒遇啬鬼》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酒徒遇啬鬼

  原文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悭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诣贵府一叙,口渴心烦,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人曰:“吾贱寓甚遐,不敢劳烦玉趾。”嗜酒者曰:“谅第二三十里耳。”故人曰:“敝寓甚陋,不堪屈尊。”嗜酒者曰:“但启户就好。”故人曰:“奈器皿不备,无有杯盏。”嗜酒者曰:“吾与尔相知,瓶饮亦好。”故人曰:“且待吾半日,吾访友毕即呼尔同归。”嗜酒者目瞪口呆。

  译文

  曾经有爱好喝酒的人,忽然遇到友人,他的友人是个吝啬的人。嗜酒的人说:“希望到你家叙旧,又口渴又心烦,茶也可以酒也可以,只求解渴。”友人说:“我的家离这很远,不敢劳烦您的脚。”嗜酒的人说:“料想只不过二三十里罢了。”友人说:“我家十分简陋,不能让您来。”嗜酒的人说:“只要能开门就好。”友人说:“只是没有准备器皿,没有杯具。”嗜酒的人说:“我和你相互熟悉,用瓶子喝也行。”友人说:“暂且等我半天,我拜访完朋友就来叫你一起回去。”嗜酒的人目瞪口呆。

  注释

  1、昔:从前

  2、故人:老朋友

  3、乃:是

  4、悭(qiān)吝:吝啬

  5、诣:到

  6、遐:远

  7、谅:料想

  8、第:只,只有

  9、陋:简陋,破旧

  10、堪:可以,能够

  11、启户:开门

  12、奈:只是

  13、相知:彼此了解,指关系友好

  14、瓶:用瓶子

  15、毕:结束

  16、耳:罢了

  17、亦:也

  文学常识

  话说古人的敬称与谦称 古人在对话时很讲究谦词与敬词的运用。如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上文那酒徒敬称对方的家为“贵府”,而古人谦称自己的家为“贱寓”、“敝寓”,也可称“敝庐”、“陋室”,敬称对方的脚为“玉趾”,说你到来为“屈尊”。凡此种种,都是谦词与敬词的运用。

  文言知识

  第。“第”是个多义词。上文“谅第二三十里耳”中的“第”,相当于“只”、“只不过”,意为料想只不过二三十里路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与“但”同义,那句话也可以说成“谅但二三十里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8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山的四句古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西林壁   (苏轼)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3
  • 《行路难其三》诗词名句

      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杂曲歌辞·行路难》   杂曲歌辞·行路难(其三)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9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翻译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7
  • 高考文言文词义理解方法

    高考文言文词义理解方法   词义的理解(特别是实词的理解)是疏通整篇文言文的基础和关键,高考语文指导:文言文六种解词法。文言文的解词题也一直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头戏(其实句子翻译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智狐》“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阅读答案及翻译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①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方入书室,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82
  • 《新唐书侯君集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