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有一足文言文翻译

  《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译就在下面,各位,我们一起看看下面,大家一起阅读吧!

  夔有一足文言文翻译

  韩非子寓言故事

  原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韩非子》

  注释:

  ①夔: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译文:

  鲁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对有学识的人的作用给以很高的评价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啊。”

  启示: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

  相关史料记载

  《神魔志异·灵兽篇》记载:上古奇兽,状如青牛,三足无角,吼声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则风雨起,雷电作,世谓之雷神坐骑。

  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28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再吊屈子赋文言文

    再吊屈子赋文言文   君子谋权,为国为民,故国昌民富;小人谋利,为家为私,因家盛国弱。   外无强敌,内无忧患,尚能使国倾颓败亡。时,楚外有强秦之迫,有叠卵之急;内有乱民之扰,存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1
  • 《即事二首》

    汪 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 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 展尽芭蕉数尺心。 双鹭能忙翻白雪, 平畴许远涨清波。 钩帘百顷风烟上, 卧看青云载雨过。 汪藻的诗,主要受苏轼影响。他…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3
  • 常见古诗歌爱情类意象及含义

    爱情类意象 ⒈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⒉ 莲。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55
  •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   1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2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3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4诎通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1
  •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分析   1.学生羞于读文言文   由于文言文是古人写的,在语言运用的习惯上和现代汉语有差距,因此学生读起来有距离感。而且文章大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4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读高考语文文言文课本。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