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古诗的翻译

  在外的游子思乡一直都是古诗词中的经典话题,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夜书所见古诗的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翻译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作者不禁思念起自己的故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故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巧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京城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作者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作者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作者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作者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作者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7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曹操冬十月原文及赏析

    曹操冬十月原文及赏析   原文: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翻译赏析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9
  • 多歧亡羊

    朝代:先秦 作者:列御寇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46
  • 慈湖夹阻风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我行都…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89
  •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和翻译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6
  • 陈平归汉文言文翻译

    陈平归汉文言文翻译   导语:陈平,汉族,阳武户牖乡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平归汉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汉文言文翻译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