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

  导语:《北人食菱》是小学生必读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欢迎参考!

  文言文《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护其短处 ,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8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送梓州李使君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维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梓州李使君译文及注释 送梓州李使君译文 千山万…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20
  • 《送王郎》

    黄庭坚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 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 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 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 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1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邓寇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9
  • 高阳台西湖春感翻译赏析

      《高阳台·西湖春感》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张炎,其古诗全文如下: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8
  • 从经典例题中看文言文翻译规律

    从经典例题中看文言文翻译规律   (一)   江苏省九所省属重点高中联考试卷文言文翻译题考到了翻译这样一个句子:   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   把与这句话相关的文字节录于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4
  •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