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砧面莹》翻译赏析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译文:衣裳寄到玉门关,该有迢迢上万里,可是夫婿守边的地点,还在遥远的玉门关以西!

  [出自] 北宋 贺铸 《捣练子·砧面莹》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释:

  莹:光洁貌。

  杵:捣衣的木槌。

  泪墨题:用和着泪水的墨水题写。

  玉关:玉门关,在甘肃敦煌县西,古代是西北边陲的交通要道。

  戍人:防守边疆的军人。

  译文:

  捣衣石砧亮晶晶,捣衣木槌声很整齐。征衣捣过打好包裹,泪水研墨把亲人名字题。衣裳寄到玉门关,该有迢迢上万里,可是夫婿守边的地点,还在遥远的玉门关以西!

  赏析:

  外有征夫,内有怨女,这是封建兵役制度下的社会问题。这首词就是从怨女的角度来写这样的人生悲剧。即写闺中思妇思念远戍征人,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思想。

  词一开始两句“砧面莹,杵声齐”。先从捣衣石和杵声写起。“砧”就是捣衣石,这是思妇为征人捣制寒衣经常用的,由于年深日久,表面已被磨得光滑晶莹。“杵”,捶衣布的木槌。“齐”字,指用木槌均匀地有节奏地逐次捶击布帛。这两句表面上写的是捣衣石和杵声,其实字里行间自有捣衣人在其中。从一个“莹”字上面,分明可以想见,作为征人妻子的思妇,是如何的辛勤劳动,经常地捣布帛,做征衣,年复一年,以至于那块捣衣石也被磨得精光油滑了。从一个“齐”字上面,可以想见思妇捶衣捣练的技巧,与人合作的协调。在熟练有节奏的杵声中,倾注了她多少血汗劳动啊!传达出她忆念远人的多少深情啊!

  接着第三句“捣就征衣泪墨题”,写她怎样封寄征衣的情况。“捣就”,就是“捣成”。这句说思妇把捣成的征衣打好包裹,然后和泪水研墨,再把亲人的姓名,题写在捣成的征衣的封套上。这样,就把一个和泪题字,千种愁思,万种感慨的思妇形象塑造出来了。

  词末两句“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进一步写思妇的心理活动。“玉关”即玉门关。“戍人”即戍边的征人。这两句是说将征衣寄到玉门关,怕该有迢迢万里路吧,然而征人戍守的地方还在玉门关以西更为遥远的地方呢,自己寄出的征衣何时才能收到呢?如果“胡天八月即飞雪”的玉门关外,不能及时收到征衣,那岂不冻坏了征人吗?表现了思妇对远征丈夫的关怀、惦念、体贴入微的心情。欧阳修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颇为人称道,此词结尾句式与之很相似,因之,与欧词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董冰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8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六十六・居士外集卷十六

      ◎序十二首〈传一首附〉   【张应之字序】   《传》曰名以制义,谓乎名之必可言也。世之士君子,名而无所言,则不能称述以见乎远。余友河南主簿张君名谷,字仲容。谷之为义,洼而不盈…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3
  • 在千古名诗中触摸清明

    春分一过,清明将来。当我再一次细览古籍,不禁惊愕地发现,清明的意境原来是如此的博大、深远。     清明是哀伤的。这是众多诗家对清明定下的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2
  • 不与老为期――白居易诗词全集

    不与老为期 [唐] 白居易 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 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 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 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 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9
  • 廉颇思赵文言文翻译注释 廉颇思赵阅读答案

      《廉颇思赵》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是司马迁。 文言文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2
  •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送范德孺知庆州的翻译赏析

      《送范德孺知庆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