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陈与义的翻译赏析

  原文: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襄邑道中字词解释:

  1、襄邑:宋代县名,即今河南睢县,当时有汴河通东京(今河南开封)。

  2、榆堤:即指汴河之堤,当时种满榆树。

  3、不知:不知道。俱东:俱:一起指一起向东。

  襄邑道中翻译: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

  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襄邑道中背景:

  这首诗作于政和七年(1117),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襄邑道中赏析: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说飞花“照船红”,于染色中见本色,则“两岸”与“船”,都被“红”光所笼罩。次句也写了颜色:“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只说“榆堤”而绿色已暗寓其中,这叫“隐色字”。与首句配合,红绿映衬,色彩何等明丽!次句的重点还在写“风”。“百里”是说路长,“半日”是说时短,在明丽的景色中行进的小“船”只用“半日”时间就把“百里榆堤”抛在后面,表明那“风”是顺风。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古人行船,最怕逆风。作者既遇顺风,便安心地“卧”在船上欣赏一路风光:看两岸,飞花、榆堤,不断后移;看天上的“云”,却并未随之而动。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

  作者坐小船赶路,最关心的是风向、风速。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全诗以“飞花”领起,一开头便写“风”。如果没有“风”,“花”就不会“飞”。次句出“风”字,写既是顺风,风速又大。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应该看到,三、四两句也写“风”,如果不是既遇顺风、风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会与船同步前进,移动得如此迅疾。以“卧看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反衬“云与我俱东”的实际,获得了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

  个人资料: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38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意思: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 出自《夏夜追凉》,是宋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6
  •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称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以“……者”为标志   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9
  • 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词集锦鉴赏

    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词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http://www.exam58.com/swasds/838.h…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2
  • 红绣鞋・重到吴门

    槐市歌阑酒散[一],枫桥雨晴秋残[二],旧题犹在画楼间[三]。泛湖赊看月[四],寻寺强登山[五],比陶朱心更懒[六]。 注释[一]槐市:汉代长安城东的一个繁华市区,以满街槐树而得名…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97
  •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点训练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点训练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5
  • 放言五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9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