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铸鉴》原文及翻译

  古人铸鉴

  宋代:沈括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沈括(宋)——《梦溪笔谈》

  「译文」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造镜时要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来了,一旦得到古时的镜子,一律刮磨使镜面平滑,这是师旷(春秋著名乐师)为什么悲哀(没有人)真正懂得音律的缘故啊。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即使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0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也。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 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8
  • 李端公/送李端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_唐代卢纶

    《李端公/送李端》由唐代卢纶所创作。以下是李端公/送李端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8
  •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75
  •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翻译赏析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蒋捷,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7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知识点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知识点   送东阳马生序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 邓牧《雪窦游志》

    原文: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