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然弟竹亭原文及翻译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前言】

  《洗然弟竹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诗先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后写弟兄们如竹林七贤,雅集竹亭,赋诗,饮酒,弹琴,以寄托豪情逸气。全诗写得恬淡自然。

  【注释】

  ⑴洗然:孟浩然之弟孟洗然。孟浩然有《送洗然弟进士举》诗。

  ⑵吾与二三子:《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⑶鸿鹄志:指远大的志向。

  ⑷昔:《全唐诗》校:“一作共。”按,作“共”是。又,“昔”或是“皆”字之误。鶺鴒:一种长脚长尾的小鸟。

  ⑸曹丕《与吴质书》:“公干有逸气。”假:借助。毫翰:指笔。

  ⑹清风:指竹亭的清爽,也暗喻人的清操洁行。

  ⑺琴上偶然音:出自《晋书·陶潜传》。

  【翻译】

  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一向友爱情谊很深。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高雅情趣借诗文表达,清风亮节存留在竹林。共享饮酒的陶然乐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鉴赏】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

  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和隐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潇洒挺拔、高雅脱俗的逸士的象征。颈联两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贤喻指诗人兄弟之意。这里继承魏晋风度之气,以魏晋的名士风流来刻画兄弟们的高雅志趣,来烘托他们超然脱俗的品格。而“竹林”同时切诗题中的竹亭,作者也是借阮籍(竹林七贤之一)的出世之志来映照自己对遁迹竹林的出世生活的无限向往。

  从写作方法上,此诗运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写了竹亭集会,赋诗饮酒弹琴的和谐场面,写出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

  孟浩然诗中常表现出一种“安以乐”的太平气象,在此诗中则具体表现为“逸气”。逸气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陈贻焮《孟浩然诗选》认为,这里的“逸气”表现出孟浩然高雅的心情;“高雅的心情”是抽象的、综合性的体验,也是孟浩然“韵高”的方面。从陈贻焮的赏评中可以看到,在这首诗歌中,孟浩然将原本矛盾的“鸿鹄志”和“竹林”的清逸洒脱、高雅爽朗进行有意识的协调,并且调和得极为自然。此诗是孟浩然的“韵”和“才”能够统一起来的典型例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2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楚恭王立太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楚恭王立太子 【原文】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乱。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4
  •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翻译赏析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   庭院中,月色是那么清莹明亮,可数不尽的杨花飞絮飘过,竟留不下一点儿影子,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醉翁亭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6
  • 北宋寇准 《踏莎行》 原文翻译赏析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译文]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   [出自] 北宋寇准 《踏莎行》   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14
  • 写湖北晴川阁的诗词大全

    晴川阁在武汉市龟山东端禹功矶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当时汉阳太守范子箴所创建。唐崔颢《登黄鹤楼》诗中有“晴川历历汉阳树”之句,阁名本此而起。它与蛇山黄鹊矶头…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56
  • 《古风绿萝纷葳蕤》翻译及赏析

      古风·绿萝纷葳蕤   李白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